原文链接:http://blog.donews.com/maitian99/archive/2006/02/22/737025.aspx
CNNIC做的第18次,也就是最近一次中国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中,我数了数,有三个“70%”:70%的用户在30岁以下;70%的用户月收入2000元以下;70%的用户大学文化程度以下――其中最后一条,应该是包括了在校大学生。这三个“70%”勾勒出了中文互联网的框架,所以我把它叫:“三七”互联网。
与此对照的是,几乎所有商业网站的从业人员,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以上,有些还是“海龟”;一般月收入2000元以上,上不封顶;具有决策权的高管也多为30岁以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抛开企业级互联网应用不谈,中文互联网是“三高”的人群试图赚“三低”人群的钱。
那怎么赚钱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十年来,在中文互联网上真正赚到大钱的就三类:广告、短信和网游。其中,广告没什么好说的,这是由互联网的媒介特性所决定的,国内国外皆如此;而后两种,短信和网游,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服务。
短信和网游能赚钱,是因为它们都是消费类产品,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快速消费品”。而主要消费对象,就是我们上述的“三低”人群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根据常识,大家会认为“三低”人群没有支付能力。比如,洪波(keso)就这样想的,在《一篇文章你打算分几次给读者?》中,他写道:“中文互联网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支付能力的用户,在支撑着中国网络公司的盈利,典型例子就是短信和网游。这样的现状决定了中国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病态加变态”
keso错了。其实中文互联网一点都不“变态”。Keso他错就错在把“支付能力”等同于“收入水平”。但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三低”确实没有很高的“收入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互联网上没有很强的“支付能力”。事实上,低收入水平的人对于购买快速消费品的小额消费的购买力是强大的(远远强于高收入水平人群)。关于这点,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一个20岁的女孩,喜欢逛商场,然后买一些仿冒LV包包;而30岁的女人逛商场,估计买的就得是真的LV了,要不拿出去都不好意思――如果你是生产假冒LV的厂商,对于你来说,20岁的低收入人群就是高购买力人群,也就是你的目标客户;反之,30岁的女人再怎么有钱,那和你有什么关系吗?
中文互联网就是一个“假冒LV”才能生存的地方,一个以小额消费“快速消费品”的地方。如果打个比喻,中文互联网就是一个地摊市场,那种窗明几净的大商场只是一些人的“臆想”。我们这些做互联网的人表面上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出入5A的写字楼,看起来挺白领的;但实际上呢,和在地摊市场“练摊”没有本质不同。这点有些人可能想起觉得别扭,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智商洁癖”,总认为自己玩的是高科技,嘴里不蹦几个缩略语,不显得自己有范儿有智商;但其实,“练摊”无所谓高低,只有合法赚钱都是“纳税光荣”――更何况,“练摊”本身还是需要智商的,而这个智商的起点就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哪里,正在干什么。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对中文互联网“看死”,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局正慢慢酝酿萌芽:十年前,互联网“空降”中国,随后成为网游、无线等快速消费品,但五年、十年过去了,那拨青年人也渐渐成熟,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中文互联网因此也跟随着他们逐渐主流化――互联网越来越从一个单纯的“娱乐”产品,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工具应用。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一个是web20突然在05年兴起,除了国外潮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国内逐渐主流化的用户,需要一些多样性的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娱乐互联网”;另一个例子是“淘宝”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网友去到那里开店,与现实世界中开店毫无区别――还可以避税。
这两个例子,从产业的角度来看都是小事,但风起青萍之末,“三七”的中文互联网确确实实在改变,慢慢会从“地摊”步入大雅之堂――当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将还是在“练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