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堂报告:virtual community的研究取向

原文链接:http://ohmymedia.com/2006/04/24/617/

关于Virtual Community(下文简称VC),实在已经有太多研究。我也没有像报告人做那样多的文献综述,只是随意联想一二。

VC在中文里最常见的翻译是“虚拟社区”,报告人说台湾也常译为“虚拟社群”。社区或社群,在中文里似乎有某种意义差异?社区似乎更侧重于指地理上的区域、空间、场所;而社群则更侧重于人的集合,社会群体。事实上,在英文研究者那里,VC的定义同样难有定论;甚至对于相对成熟的社会学研究...

原文链接:http://ohmymedia.com/2006/04/24/617/

关于Virtual Community(下文简称VC),实在已经有太多研究。我也没有像报告人做那样多的文献综述,只是随意联想一二。

VC在中文里最常见的翻译是“虚拟社区”,报告人说台湾也常译为“虚拟社群”。社区或社群,在中文里似乎有某种意义差异?社区似乎更侧重于指地理上的区域、空间、场所;而社群则更侧重于人的集合,社会群体。事实上,在英文研究者那里,VC的定义同样难有定论;甚至对于相对成熟的社会学研究领域,community概念也不是被始终如一地使用。

个人感觉,VC大体上可能有三种层次的理解。

一是某种媒介形态,及基于此技术形式所提供的“虚拟”的场所、空间、区域、制度等,包括但不仅限于:很多人提起VC时的第一印象BBS、从早期的MUD到如今的MMORPG、Google groups这样的邮件组、QQ群、聊天室等。从这种理解出发,自然关注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呈现哪些特点,从形式到内容有哪些方面因技术而强化、或抑制、或扭曲;对一些长期存在、人流熙攘的“场所”,如BBS、MMORPG等,应当关注它的内在法则:个体被允许、鼓励做什么,什么是可以做但被禁止、做了要遭惩罚的,什么是在这里根本没法去做的;人与人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权力怎样形成;利益关系;甚至“虚拟的”政治经济结构——很有点小社会的感觉。像报告人此前曾做过的研究,以科学方法考察论坛对言论的净化能力,当属此列。

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像Rheingold所指出的那样,”virtual communities are social aggregations that emerge from the Net
when enough people carry on … public disscussions long enough, with
sufficient human feeling, to form web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尤其是当前互联网上普遍呈现某种“社会化”倾向、基于“六度分隔”的社会化软件与应用盛行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可能并不基于某个固定的“虚拟”场所、区域、空间形成。例如一些有共同爱好、兴趣、话题的blogger因互相引用、链接、留言而形成的圈子,他们又会用IM、Email或者douban.com、flickr.com甚至线下联系等多方式来稳固、深化其社会关系。这样的VC,和十年前研究者们心目中的VC,应该是有些差异的。而从这种理解出发,关注的是VC对于传统的基于地理接近性的社区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以及个人更多投入VC后,对线下生活的影响。当然,在一些深入进行在线社交的人看来,可能VC的virtual已经不算什么特征了,他们会更看重社会交往和关系的本质,而不是以何种形式来建立。

三是一种认同(identify)。这样看VC的人似乎还不太多,但我想问:以新水木社区为例,平日在线用户大约10000-15000左右,他们之间不大可能都有某种直接交往、都建立了某种社会关系,但他们能算一个community吗?至少,他(她)们有一些共同的常用语如“ft”、“报告”、“圡”,有共同的文化,有一些共同关注的信息和话题,这里的历史对他们而言是共享的……当特殊事件发生时这就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2005年3月起原水木清华bbs转为校内交流平台时,用户们就纷纷以“水木清华用户”的身份认同展现自己对此的观点、情绪,甚至付诸实践如集会;而当“新水木社区”这样一个实际是保留过去数据、重新搭建的虚拟空间开放之后,数以十万计的人又因为对原来VC的某种认同而转移到这个新场所。——这些人应当算一个community。同时,如果我们同意“民族国家”都可以是一种认同,那VC自然也可以是一种认同。从这种理解出发,能对VC作怎样的关注,我想得还不是太清楚。

VC的三种理解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但在开展具体研究的时候,未必能兼顾。所以不同视角的选择源于对具体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