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ony | 白宦成 : 《保险这样买就对了》

本文转自: https://www.ixiqin.com/2025/08/17/buying-insurance-this-way-is-the-right-thing-to-do/
仅做个人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本书是一个明亚保险经纪公司的经纪人写的,还蛮好。但豆瓣上完全没啥评论。。。所以我必须要把他写出来。值得大家看看

微信读书入口: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31a32610813ab77dcg016f50

导读 写在前面的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也就是说,如果保险公司写的条款内容模糊不清,可以有多种解释,那么都按照对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有利的解释来理解。

这里就小小地提示一下,买保险,一定要看合同里面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这两项,要仔细看,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本书里找一找,也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旦谈到健康、未来,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担忧,但是有很多风险,是可以通过保险来转移的。把不确定的、让我们担忧的事情,变成确定的、发生了能有保障的事情,就是我们买保险的目的

1.2 这样买保险,怎么样都不会错

我们先给风险分个类。

  • 报销类的,包括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伤残的治疗费用。
  • 费用补偿类的,包括重大疾病治疗导致的收入损失、残疾后续的收入弥补、家庭经济支柱离去后给家人的经济补偿。
  • 报销类的这两种,主要是靠医疗险解决,特点是医疗费用不定,可能几万元也有可能几百万元,所以需要的额度较高。
  • 费用补偿类的,重大疾病治疗靠重大疾病保险;残疾后续的收入,意外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家庭经济支柱离去,这个经济补偿可以靠寿险。

以上内容,就是把不同的风险用不同的产品进行了解决。

1.3 保险要从孩子买起吗

个人、这个家庭在面临危机状况的时候,家庭的经济储备。

每个家庭的状况不一样,需要储备的“钱”也不一样,所以每一份保障方案都有它的特色,而并不是说一个方案复制给所有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保险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家庭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他出事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需要得到保障的

2.1 寿险

注意,责任越高,保额越高,责任越低,保额越低。

2.2 重疾险

华夏人寿:出险率最高的重疾分别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其中恶性肿瘤赔款占总赔款的76.4%。

平安人寿:出险率最高的重疾(轻症也单独计算了份额)分别是恶性肿瘤(66.7%)、急性心肌梗死(11%)、脑中风后遗症(5.3%)、尿毒症(2.6%)、良性脑肿瘤(2.2%)、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4%)。这6种重疾占总理赔的89.2%。

同方全球人寿:出险率最高的重疾分别是恶性肿瘤(78%)、急性心肌梗死(7%)、脑中风后遗症(3%)、良性脑肿瘤(2%)、冠状动脉搭桥术(2%)。这5种占总理赔的92%。

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理赔中,占比最高的通常都是恶性肿瘤。而前6种高发的重疾,差不多能占到总理赔的90%。

而在6种必有病种之外,还有19种可选重疾。这25种重疾的理赔率加在一起,超过了重疾险总理赔的95%,新规的28种疾病在笔者写这本书时还没有统计出全年理赔率,不过它包含了旧规的25种疾病,相信理赔占比是不会降低的。也就是说,哪怕病种再多,比如100种或150种,后面的75种或125种占的比例也不超过5

其实,在重疾的病种里,主要分了几种类型。

1)确诊即赔型,比如恶性肿瘤。

2)手术完即赔型,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要求做了这个手术才可以理赔。

3)持续一段时间仍有相应症状型,比如语言能力丧失,脑中风后遗症,确诊后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并遗留症状才可以获得理赔。

4)持续某一种状态型,比如深度昏迷,要求深度昏迷96小时才可以获得理赔

1)在重疾险的条款里有四期的概念

1)等待期:投保后,需要过了等待期后,保险公司才开始承担保障责任。这个等待期主要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

2)犹豫期:犹豫期内,投保人可以选择退保,最多扣取10元工本费。

3)宽限期:宽限期通常是60天。在每年续保缴费的时候,会有60天的宽限期,在60天宽限期内交上保费就视为正常缴费。

4)间隔期:如果有多次赔付的话,那么两次赔付之间往往会有间隔期。意思是第一次确诊重疾并理赔之后,从确诊之日起多少天之后,出现新的症状并导致其他的重疾,可以申请二次理赔。

2.4 医疗险

在前面,我们主要讲的都是一些保障内容:这个产品保什么。

一个医疗险主要由保额、保什么、有没有住院前后门急诊、特殊门诊以及免赔额构成。

确认完这些内容以后,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是我们可能觉得会赔,但是实际上不会赔的内容。

1)已经在其他途径获得医疗费用补偿的,是得不到赔付

的,能赔付的只有其他渠道没有赔付过的部分。

2)以社保身份投保,没有以社保身份就诊并结算的,会降低赔付比例。一般这个赔付比例是60%。

3)康复性医疗器具无法得到报销,包括但不限于义肢、义齿、义眼、助听器等。

4)孕产和齿科费用,大部分医疗险很少包含,基本属于特定条款才会保的内容。

5)高风险运动不赔,如滑雪、滑冰、攀岩、滑翔伞等。

6)既往症不赔。其实像百万医疗险,很多在投保的时候要求非常宽松,基本大部分人都能买。但是条款里有一条:既往症不赔。既往症一般定义如下。

4.4 医疗险,一定要能解决你的医疗费用

给孩子买医疗险,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孩子免疫力较低,就医频率高,换季的时候经常需要去医院,所以各大医院的儿科在这个时候都是爆满的。如果不想排队,可以考虑国际部/特需部的门诊保障。但是国际部/特需部一次的挂号费收费较高,并且不能用社保,所以保费也会比较贵,孩子一个人的保费就得七八千甚至上万元,通常还得捆绑上父母一起投保。

2)换季时期肺炎、支气管炎高发,如果孩子不小心得病就有可能需要住院,但是病床紧张,在需要住院的时候可能

要排队。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带有协助普通住院服务的医疗险产品了,用保险公司的医疗资源来帮我们住进去。

3)孩子的住院频率相对成年人来说比较高,也是因为肺炎这些常见的情况,所以可以考虑给孩子买带有普通住院责任的保险产品,只要住院就能理赔。这样的话,孩子一次普通的住院费用,就抵得上几年的保费了。

总结一下,给孩子买医疗险可以考虑加上门诊责任,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扩展国际部/特需部/私立的门诊保障。在对住院责任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能协助住院的,或者是没有免赔额的,这样的产品对于小孩来说更加实用。

5.1 怎么给孩子买保险

前面我们提到了,社保的特性是“保而不包”,那么医疗险就可以做到“包”,但是不“保”(保证续保的“保”)。

常见的少儿病种有哪些呢,这里举一些例子。

1)白血病,虽然少儿得重疾的不多,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重疾里最高发的就是白血病;

2)1型糖尿病,我们常见的糖尿病是2型的,1型主要高发于未成年;

3)严重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4)严重哮喘,这个很常见,不过只有比较严重的才会赔付;

5)重症肌无力,高发于1~5岁;

6)严重川崎病,高发于1~5岁,春夏之交发病率高;

7)严重心肌病;

8)瑞氏综合征,儿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为重要病因;

9)全身性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这里列举了部分高发于未成年时期的重大疾病,我们给孩子买的重疾险,最好是能囊括以上少儿病种。

7.2 有技巧地告知

其实这就体现出核保医学的一个特点:确定的,哪怕再严重也有可能正常承保;不确定的,哪怕再轻微也有可能会拒保/延期。

7.3 告知不等于拒保,实际案例打消你的担心

如果肝功能不正常,那么可能就很难承保。但是在某些公司的“开门红”核保中,已经放松了对肝功能的要求,只要这个肝功能异常的指标在一定数值里面,就还可以承保

7.4 投保单暗藏的玄机,你都清楚吗

也就是说,如果指定了受益人,那么理赔金的去向就会比较确定,只需要受益人本人来办理手续即可。如果没有填写受益人,那么出险后,保额会以遗产的继承顺序来分配,需要第一顺位继承人全部到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如果其中有成员缺失,这就需要开具相应的证明,会比较麻烦。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你的告知内容要按照以下格式来写:被保险人在××时候因为××原因去××医院做了××检查/就诊,医生诊断为××,给予了××治疗,××时候出院,出院情况××,详情见住院小结/门诊病历

第四点是财务告知栏,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买保险是个人的事,但是也不能随意买。对于保费和个人收入的比例,保险公司会有一个限制,一般年缴保费不能超过个人收入的20%。我们在给客户做计划的时候,一般也是将年缴保费控制在年收入的10%左右,这样既可以做到相对足够的保障,又不会对经济造成太大影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