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English Blog New via [email protected] on Inoreader : 波音、英特尔和苹果这些公司的衰落(或:这些公司的重大困境/危机)

本文转自: https://world.hey.com/dhh/the-great-falls-of-boeing-intel-and-apple-4c18ca39
仅做个人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旦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交给了没有工程或产品背景的人,一家伟大公司的文化往往会在十年内逐渐瓦解。波音、英特尔,如今苹果,都是这样的例子。这些曾经传奇的美国企业,在那些擅长管理数字、市场营销或物流的人接手后,都迷失了方向。
波音的困境始于1997年被麦道公司收购,但在2005年任命了首位没有航空航天背景的首席执行官后,问题加速恶化。经过十年的成本削减和外包,最终导致了737 MAX飞机的严重事故,公司的雄心和工程自豪感也彻底丧失。
英特尔的情况几乎相同。2005年,他们也任命了首位没有工程背景的首席执行官。十年后,公司陷入了技术停滞、项目延误以及移动业务发展的困境,整个业务都岌岌可危。
最后是苹果。2011年,史蒂夫·乔布斯将公司交给了蒂姆·库克。然而,由于乔布斯留下的强大产品线和企业文化,库克最初看起来有能力扭转公司的颓势,证明一个非工程背景的人也能引领这家美国创新与科技领域的巨头。
但如今,这个“十年诅咒”再次降临到苹果身上。苹果在毫无方向的情况下浪费了十年时间去追逐自动驾驶技术的梦想,结果却推出了糟糕至极的汽车用户界面;在人工智能领域彻底错失了机会;还因Genmoji表情包和低质量的广告而蒙羞。苹果的Vision Pro智能手表在上市三个月后,几乎无人问津。
虽然这三个公司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它们都遵循同一个规律:伟大的公司需要那些对自身产品充满热情、能够亲力亲为的领导者,否则公司最终会逐渐衰落。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往往认为,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工作都可以向下级委派。他们认为,只要有人能完成业绩指标,就能胜任首席执行官的职位。但事实并非如此。
公司需要的是像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菲尔·康迪特(Phil Condit)或斯科特·福斯特(Scott Forstall)这样的人——那些真正致力于公司工作和文化的人,他们不会允许表面的效率提升侵蚀公司的内在实力。首席执行官应该是一名工程师或产品专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