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http://freemind.pluskid.org/misc/2024-summary
仅做个人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想说却还没说的 还很多
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
让人轻轻地唱着 淡淡地记着
就算终于忘了 也值了
第一次造访布鲁克林,虽然有各种文艺小店(印象最深的是文具店由申甲居然提供所有钢笔、墨水试写和橡皮擦试用)和打卡圣地,但是十二月纽约的严寒不停地教育我湾区的冬天那根本不叫冬天,在波士顿生活了许多年也不记得有这么冷,人真是很健忘啊!一直不停地擦鼻涕,都不太能腾出手拍照片。好在晚上李宗盛的演唱会是在室内,一串老歌听得热泪盈眶,驱散了所有的严寒。
好吧其实我并没有感动得流泪,而是听得很开心,各种熟悉的旋律带起过往的回忆,情节早已在岁月中模糊,只留下一股股纯粹的情绪涌上心头,心里咕咚咕咚的。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更偏向后者,但近些年似乎有点失衡,变得有点
overly
critical,遇事会想从不同的方面和立场去分析清楚本质,而开始缺失最原始的感动。让我感觉最明显的是重看一些以往喜欢的经典动漫和剧集时情绪也没有那么大的波动了,例如《功壳机动队
S.A.C》26
集里塔奇克马们逐渐有了灵魂,在紧要关头违抗命令,唱着《手のひらを太陽に》选择牺牲搭载自己
AI 的卫星来拯救大家的那一幕,原本是每次看都会泪目的。
回湾区的航班位置靠窗,穿越云海时机翼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激动地拿出相机录影,上学的时候有一阵子沉迷于拍天上的航迹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形成的。机翼在飞速流过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冲破云层的时候地面上出现了连绵不绝的红色山峦,李宗盛年过六旬的沙哑嗓音唱出的那一句“越过山丘”突然在脑海里回响起来。想起
2017
年在伦敦实习时好多个周末都往欧洲各地跑,周六早上四五点被闹钟吵醒时总会自我怀疑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但从窗外看着飞机漂洋过海降落到陌生的土地上时,就一切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多年之后,我买机票的优先选择变成了靠过道的座位,因为理性权衡一下这样不需要麻烦别人就能随时起身活动腿脚和上厕所。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个山丘
越过山丘 虽然已白了头
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丢
究竟是什么在发生变化呢?“一定不是变老了那么简单”,我用严格的理性思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定是近些年完全没有听歌的缘故!”
😁
哈哈,抛开玩笑,其实我真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自己在诗歌散文这些方面一直都是比较文盲的状态,所以其实靠歌曲去承载了许多情绪和记忆,这里(希望不是)仅存的年终总结系列一直以歌名为标题也是如此缘由。但是这些年由于(耳鸣、不需要
commute
等)各种原因听歌的时间几乎为零了。听到演唱会上李宗盛唱出他历年为不同的人写的
hit
song,简直是经典老歌的重磅炸弹。除了全盛时期,他还同时展示了自己早期和晚期的作品,每唱几首就聊聊天歇歇嗓子,虽然知道他说的那些话都是线下构思过的(我在博客里写下的文字亦是如此),但还是觉得无比真诚和亲切,这一个环节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我其实是第一次听演唱会,原本以为到一个看不清又听不清的地方也许主要是为了大家一起唱的那个氛围,没想到音乐停止,台上的人开始说起自己的人生时,竟会让人感觉距离这么近。他说:年纪慢慢大了,的确感受到了肉体的衰败,心里的恐慌、担心,这些很复杂的情绪。我会继续努力把它写出来,你相信我,很少人能够写,小李肯定行。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侥幸汇成河
然后我俩各自一端
望着大河弯弯 终于敢放胆
嘻皮笑脸面对 人生的难
其实李宗盛的念叨早些时候有听到,十月在台北流行音乐馆听到了各种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的老歌,而且看到很多当时的手稿、企划案之类的原件,例如比较好玩的写在国军第八零七总医院病历用纸上的《我爱台妹》歌词稿。然后不同区域的音频导览专门找了李宗盛、陳綺貞、張艾嘉等人来录制。只是那时年少无知的自己还不知道原来听过的这么多经典歌曲都是出自这位“华语流行音乐教父”之手。
这场演唱会无疑是这次纽约之行的亮点,巧合之中发现这个活动算是意外的惊喜。此外还有另一个意外发现是在
MoMA 展出的 Christian Marclay 的作品 The
Clock。碰巧在去纽约之前参加一个 workshop 时偶然被拉到一个
dinner,虽然在我读 PhD
之前就如雷贯耳的大佬就坐在旁边让人觉得有点局促,但大家聊的话题其实大都很平易近人。其中有一个人强烈推荐了这个
MoMA 近期展出的作品,我一听就被迷住了。
这个作品是一个长达 24
小时的电影,其中所有的内容都是用过去已有的电影片段剪辑而成,最厉害的地方在这些片段全都是关于时间的(有人在看表,钟楼在报时等等),而所有这些片段上展示的时间都会和现实中的时间保持一致(精确度大概在一两分钟内,因为每个镜头通常不会超过数分钟)。所以虽然是
24 小时的电影,除非去 MoMA 特殊安排的今年 12 月 21
日的通宵展览夜,其实没法看到该作品的全貌。只听这个描述,一是觉得居然已有的电影里真的有能覆盖
24
小时所有时间的片段这件事情很惊讶,再就是觉得居然有人真的能看这么多电影并把这些片段找出来这件事情很惊讶。但真的去现场看过之后才更加意识到这究竟是多大的热情和工作量:因为整个电影并不是单纯地把各个片段依次播放,而是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剪辑,即使场景、人物和事件都完全不一样,甚至有时候是黑白电影和彩色电影之间的切换,也让人觉得很自然,有种在看一个连贯的电影的错觉(也有少数反复出现的来自同一个电影的片段增加了一些叙事结构性的错觉),但和一个普通电影又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你永远没有办法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种奇怪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观看过程倒有些引人入胜。
所以虽然沙发很不舒服(大概是故意这样安排的),我们还前后去了两次
MoMA,一共看了近四小时的内容。由于(非常明显的)版权问题,现场不允许拍照摄影,应该在任何地方也没法看到预告片或者
sample 之类的,但总之是很棒的作品啦!该作品完成于 2010 年,在 MoMA
也并不是常设展,如果在明年二月结束展览前,或者将来在其他地方碰到设置展览的话,一定推荐去观看,特别是喜欢看电影的人,如果是自己对视频剪辑有兴趣就更不用说啦!我自己对它如此喜欢其实更多的是后者的原因。
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对拍摄和剪辑视频产生了兴趣,简单尝试了一下,今年年初还订阅了
Master Class
平台,看了一些名导演的课,但讲的内容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距离太遥远了。上半年几次出行也都拍过一点视频片段,很碎没法剪辑。直到九月开始玩《黑神话:悟空》,拍下了很多
N 战斗的戏剧性画面(感觉她不需要 VR
头盔就能自动进入沉浸式模式),但是视频太长想剪辑一下,却发现之前看了各种剪辑教学,现在却连达芬奇软件怎么操作都忘光了。顿时觉得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是动手去做,不要想着一次就能做出完美的作品,而是在实践和失败中学习。正好下半年
N
在工作方面突然变得比较忙碌,时不时还会需要加班,于是我下班后多了大把自己瞎折腾的时间,就开始了我的拍摄和学习之旅。下面是刚开始玩的时候用三脚架自拍的一个算是
sketchbook flip through 吧(油管链接)。
开始倒腾之后发现有很多好玩的,视频和照片不同的地方在于用多个画面、视角组合更容易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另外流动的时间线相比于静止帧也更容易
tell a
story。所以后来旅行途中也都有认真拍很多素材回家剪辑。数了一下从九月以来认真剪辑过的视频一共有十六个(再加一个待剪辑),其中有六个旅行视频,三个构思了简单故事的拍摄,剩下的则是生活日常的记录,长度通常一到数分钟不等,不过也有比较长的例如台北旅行拍了太多好玩的素材,最后剪下来近半小时。这个台北视频我尝试了好玩的“自己和自己同框”的拍摄,起因是之前已经尝试过流水账叙事、半虚构混剪叙事、蒙太奇氛围视频等不同的剪辑方式,于是突然想试试以事后访谈为骨架叙事的方法,便(让
ChatGPT 帮忙)整理了一个问题列表(“印象最深的食物”之类的)。但是那阵子 N
太忙抓不到人一起拍访谈,于是趁她出门的某天自己采访了自己:用两套不同的装扮分别拍摄,然后再合成到同一个镜头中,技术上其实很简单,但表演却太难了,因为我需要假装旁边有另一个人在,通过时间估计一下这个不存在的对方现在正在说什么做什么,然后做出一些点头、笑场之类的反应,好让合成在一起之后的画面更自然。不停地换衣服换位置重新拍摄,剪辑到一半又要补拍镜头等等满头大汗最后总算得到了一个效果还不错的版本。但过程真是太好玩了,而且以后大概就更有经验了,这种复杂的镜头前期准备越充分,后期工作才会越容易。
不过除了刚才分享的视频之外,我目前还是以记录生活为主,并不会打算把视频发布到网上(就算抛开个人隐私,音乐版权也是一大问题
😅),而且自己也还在努力学习中,所以暂时就不在这里说太多了,因为干巴巴的文字也很难讲清楚视频的好玩之处。
记录生活的主要问题是正常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千篇一律的吧!其实在油管上搜索
mundane cinimatic
之类的关键词会发现有不少做得很优秀的视频可以把诸如起床、做早饭之类的日常拍出“大片感”,但这样从“视觉”而不是“内容”本身出发的方法也不是万金油,毕竟不能每次都拍大片起床。因为归根结底“创作”的难点和乐趣都在于“创意”,by
definition
这不是一个可以重复“套公式”来做到的事情。对于如何让无意义的生活记录变得有意义,通常有两个方向可以考量:1.
创造意义;2.
发现意义。创造意义就是主动做一些和日常不一样的事,比如可以是做一个项目(像李子柒那种类型的视频)或者一次旅行、一个节日、做一道特殊菜肴等等。而发现意义其实更符合“记录”的“旁观者”态度,是尝试从未经修饰过的真实日常中去挖掘不寻常。例如你每天的生活都是工作和加班,那也许做一个长时间的对比拍摄,记录你逐渐长大的黑眼圈或者变得越来越随意的晚餐可能会是一个有趣的主题。“发现意义”会让自己意识到“意义”其实是一个很
personal 的东西,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
页,记录(现阶段)生活中有用但不起眼的事物。
碰巧今年还做了另一个记录生活的小项目:用速写本画下对(现阶段)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不起眼事物(就是上面视频中的速写本)。作为启发我读了一本叫做《Everyday
Matters》的书,中文似乎翻译做《每日琐事》,但英文的标题其实非常微妙,因为
matters
如果解释为动词的话,则可以解释为“生活点滴都值得关注”。这本书确实有给我不少如何去(重新)发现生活点滴的启发,但内容和我以为的“治愈”、“积极”风格相去甚远,讲述了作者从亲人遭遇重大事故的打击中,捡起了画画这件事,并透过画笔观察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逐渐走出阴霾的故事,非常
personal。总之记录生活其实挺好玩,即使对速写或录影没有兴趣,最简单的照片+文字的方式也值得尝试,毕竟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本身。将来回看也会很好玩吧!另外保持一个好玩的心态也很重要,因为想这些事情还挺费神的,太较真的话也有可能会
burn out。
再回到录影的话题,目前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尝试长期保持的兴趣,将来除了记录生活也有兴趣想拍一些虚构的故事片段之类的,但这个方向有许多巨大的
road blocker,比如我和 N
的演技都很烂,我对故事视频的叙事结构等各方面也都完全不懂,而且故事创作也是我相当不擅长的领域(小时候尝试画漫画的挫折就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找了一些诸如
Dan Harmon Story Circle
这样的讲解视频,看着有些发怵,然后就会点开隔壁关于 Color Gamut 的 nerdy
视频或者器材评测之类的
😅。当然,其实应该避免从“做出一个作品”的角度,而是以“体验过程”的角度来看。就好比很多程序员都会去尝试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或者编程语言,应该只有极少数是真正以成熟的商业产品为目标,但这并不影响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录影坑有一些附加的优缺点。先说坏处:有很多器材可以折腾,相比于前些年捣鼓键盘花销要大很多,但挣钱就是用来花的,我也还算克制,所以并没有到败家的地步。问题在于各种不同的器材设备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然后就会去看各种对比、权衡不同优缺点的器材评测视频等等,虽然器材在创作中永远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个道理也都懂,但看这些内容还挺容易沉迷的,一直看就有点浪费时间了。所以在台北逛到三创生活园区,发现不仅是各种相机、镜头,甚至脚架、云台、补光灯等各种玩意(以及动漫周边、VR
设备、小众机械键盘及周边、游戏主机组装等)都有现场可以实物尝试的时候超级激动,百闻不如一见,可惜在湾区大农村没有这样的商场,只能看评测视频了。
好处也有不少,最直接的是了解各种镜头语言之后看电影会更“be
aware”,对我来说这并不会有 distracting
的效果,如果是好看的电影我通常会不自觉地沉浸其中,但反过来即使是情节不是那么吸引人的电影或者片段我有时也能尝试去解读它的运镜和叙事手法来获取一些有意思的信息。除了画面内容之外,灯光的步骤、环境音效的应用也都有很多讲究,经常一个小的细节可以带来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在这里学到的光影和剪辑的一些知识也加深了我对其他一些事情的认知,比如自己终于有点了解照片后期处理除了加一个滤镜变变颜色之外到底是在处理个啥了(突出主题、统一色调等等),我相信这对于我今后绘画创作的理解也会有所帮助。
另一个有意思的副作用是对于我一直比较感兴趣但没能真正入门的逐帧动画这个主题的推动,因为这两者有一些共通之处。今年碰巧在速写本上画了六十几页《Elden
Ring》里轻大剑的出招动作,突发奇想把它们拍下来直接做成了一个动画,虽然各种大小和对齐都没有事先考虑到,但似乎效果还不错。我觉得放到视频编辑软件里加上挥剑的音效之后效果好了很多。也许以后可以多探索一下视频和动画混合编辑的方向,听起来还蛮好玩的。不过视频拍摄和剪辑其实已经是大工作量活动了,逐帧动画的工作量感觉又在另一个次元上了。也许可以认真研究一下怎样把
AI
以不失趣味性的方式加入工具箱中,抛开图像生成这一块,其实视频剪辑时最让我头大的通常还是音乐,毕竟我也不懂作曲,找音乐费时费劲,还有版权问题。
音乐不可缺,但又通常不是视频的主要内容,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插图之于小说、概念设计之于电影等等。事实上今年去参加了一个活动,听到了一些娱乐行业内部关于
AI 的看法。十月底在洛杉矶附近的 Pasadena 有一个年度娱乐行业的大会 LightBox Expo。大会内容持续三天,和
AI/ML 领域的学术会议差不多,有类似于 talk
的部分,会有知名艺术家或者工作室来做演讲或演示或者一些带有交互性质的现场速写等,也有类似于
poster / booth
的部分,也是有个人艺术家、大工作室(索尼、迪斯尼等)或者行业相关公司(Wacom、Procreate、Copic
等)来摆摊,有直接卖艺术品和周边的,也有提供产品展示、就业咨询等等。对于外行人士来说就是新奇好玩到爆炸,但是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大概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吧。
在展区里立了一排墙壁,大家可以在墙上试用他们家的马克笔,最棒的产品宣传(虽然他家可能不需要宣传)。
艺术行业到今天感觉真正搞所谓 fine art 的人已经不多了,再抛开诸如
urban sketcher
这样的纯业余爱好者们,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在娱乐行业里,负责电影、电视、游戏里的角色、场景、服装等的设计、建模等各种各样的工作。对
digital painting
感兴趣的人会在这里见到各种大神真人,然而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些拥有巅峰画技的人即使在绘画圈子里是牌面人物,但是在娱乐行业的本职工作却经常是在幕后(有人开玩笑说就是电影谢幕里开始以
12 列显示时出现的那些人)。前面提到的概念设计师 Concept
Designer,他们的工作是将电影或游戏 director 的想法以 visual
的形式具象化出来,一是用于前期的设计迭代,二是用于后期团队分工建模和实现时的参考等等,所以他们的作品是重要的中间步骤,但基本不会直接出现在最终作品里。如果
AI 能做到完美,那么自不用说所有人都该下岗,但是在 AI
还只能做到勉强及格的程度,那么在权衡质量和成本的情况下,这种非主要的、幕后的元素大概是最先受到波及的吧。
另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身处娱乐行业里的艺术家们可以算是伴随着上一波技术发展对艺术的冲击——digital
art 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传统的 fine artist
们找到了自己的暂时安全的角落,而 digital artist
们则要正面迎接下一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冲击。其实我本来以为会在会上见到很多不一样的观点,甚至如何
adapt 行业变化,将 AI
作为新的工具等等的探索,但我感觉到的氛围似乎整体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不过也许也情有可原,娱乐行业除了
AI 之外还面临其他各种挑战,例如疫情宅家期间掀起的 media consumption
热潮现在正在迅速降温中,在大会上甚至上台演讲的人也有已经十几个月没有工作的情况。更何况同以往的技术革命不一样的是,AI
是使用海量互联网数据训练而成,这些数据里包含了大量艺术家们饱含热情布到网上的作品,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
官网的生成漫画示例。浦泽直树风格保持得很好,不过人物造型、服装的前后不一致,细节(如右下持枪的手)也还有不少问题。
从用户体验来讲现在的生成艺术和大语言模型也差不多,有时候效果逆天,但也经常暴露出很明显的问题。工具软件行业的态度也是五花八门,Procreate
专门发表了宣言态度强硬地拒绝生成艺术,像 Adobe
这样的上市公司则“不得不”跟着 buzzword 走,提供 AI
与传统工具结合的解决方案,也有像 anifusion 这样的新兴工具尝试实现纯 AI
的生产方案的。前阵子还有国内数名导演使用(纯)AI
生成的方式制作了短篇,看了贾樟柯做的《麦收》,感觉现阶段的 AI
可能还是与传统工具结合的方式更合适一些。当然 AI
发展速度飞快,谁也不知道在不远的将来情形会不会发生巨变,是否其实我们所有行业的人都该为职业前景担忧。正巧前阵子参加
Simons Institute 的一个
workshop 有一个辩论赛环节,辩题大意是当下的
LLM scaling methodology 是否足够引领我们解决诸如 P != NP
这样的突破性数学难题。在辩论前后各做了一次观众匿名投票,结果原本占大多数的反对票在辩论之后大幅下降,大家的意见在短时间内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以及最顶尖的
researcher
们在进行这样一场辩论这件事本身其实就说明了没人能预测将来的发展。
当然如果跳出“现有艺术从业者”的圈子,其实可以看到 AI
艺术已经在飞速普及中了。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在一些社交网络平台上会越来越经常见到
AI 生成艺术的内容,并且很多人会为自己生成的作品感到自豪并主动在描述标记
AI
生成。以后生成艺术大概会作为和照片、绘画平行的一种形式存在下去吧。
回到 LightBox,其实抛开 AI
与就业的话,现场整体氛围还是非常活跃的,艺术圈子从大家的装扮服饰就能看出和技术圈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五彩斑斓的头发颜色、随身携带的各种“吉祥物”,还有纹身鼻环都随处可见。最特别的还是几乎人手一个
sketchbook 或
iPad,走到哪里都有人在画画,在有些中场休息或者排队等待拿票的地方经常会见到大型画画现场,而且很多人不仅画得很棒,也完全不需要参考就能凭想象画。不论是出于行业压力还是自身的热情,这样的场景都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同时有有点小热血。
另外在现场见诸如 Proko、Tonko House、Peter Han、Marco Bucci、James
Gurney、Loish、Nathan Fowkes、Craig Mullins、Bobby Chiu、rossdraws
等一众的真人时还是有点小激动的,虽然其实完全是外行人,不知道是不是文盲翻字典突然发现有几个字自己居然也认识的同款激动
😅。Superani 也有来现场,如果早两年来也许还能见到金政基本尊。不过我们这次参加了
Superani 组织的各种活动,再次见到金炫辰老爷爷,作为 i
人我本想远远围观一下就跑,还好 N
大胆过去给他看了去年的自拍合影,他一下子想起来那是我们在韩国造访金政基博物馆的时候,当时遗憾地没有要签名,这次带了
sketchbook 刚好也补上了,再买了一本 Dongho Kim
的签售画集(另外两本家里已经有了)。
其他还有 Proko 的 T
恤、风之谷的分镜稿画册以及各种小玩意小贴纸,收获满满!其实今年去台北的时候刚好赶上“速写台北”的双周活动,那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半天的活动从早上十一点在文昌宫附近一起画画开始,因为赶上这个活动完全是碰巧,所以当天其实是带着所有行李从九份刚赶到台北,但是到地点并没有发现什么“集合”的过程,因为附近有一个集市和小公园,转悠了一下发现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开画了,有低调地拿着
sketchbook
在角落的人,也有大张旗鼓地摆出大型画架的人。画画结束之后大家一起互相展示成果,这个时候才见到了组织者,他听说我们远道而来非常激动,从书包里拿出一堆
sticker
送给我们。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聊聊天,然后一起去旁边一个室内场地参加他们社团好友的画展开幕式。他们确实把自己的组织“速写台北”称作一个“社团”,在大陆的用词习惯中这更常用来指代学校里的社团,但他们活动的氛围真的和在学校里参加社团活动非常像,有一点温馨的感觉。之后的“开幕式”也是一个很奇特的体验,因为画展究竟要怎么开幕?人不多但好像是蛮“官方”的活动,有人在台上弹唱和发言(吉他手长得很像吴京),发言人也五花八门,有某小学校长,还有台北某区区长之类的,很久没有体验过听领导讲话的瞌睡感了,但听他们说几句国语又突然切换说一句台语还挺好玩的。这次在出发之前看了不少台湾电影预习当地文化,发现经常会有国语和台语(以句而不是词为单位)混合的情况,就有点好奇当地人是不是真会这样说,结果还真是!特别是往南部走,去一些游客不太多的地方(诸如菜市场)会更容易碰到这样的情况。
台湾其实是一个期待已久的目的地,终于在今年成行了。从长远打算,我们决定这次先进行“踩点”,走马观花地玩一圈,对各地风土人情多少有点概念,之后再去就能根据自己的偏好缩小范围深度玩了。所以入境
15
天的限制下,我们把行程分为一半在“路上”一半在台北:飞机落地就直奔台中,去日月潭,然后再一路南下到台南和高雄,最后北上去九份,然后到台北驻扎。把台北安排在后半段的一个原因是这样才能赶上“速写台北”的社团活动,二是预料到行李中会增加不少书、画材之类的沉玩意儿,带着赶路不是很方便。结果踩点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感觉哪里都很有趣,并不能为将来缩小范围的样子,就连纯旅游景点向的日月潭也有让人流连忘返的飯飯雞翅。
对台湾的印象,和去之前的预期一样的是:到处都是机车,到处都是夜市。预料之外的是这两者居然是可以同时出现的,特别是在南部的城市,很多夜市就直接摆在机动车道两边,大家就站在车道上享受美食,丝毫不在意身边飞驰而过的机车。还有两件以为做好心理预期了,但是发现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点是气温和人行道。炎热的天气和狭窄的人行道。步入街道直接就像走入蒸笼一般,瞬间回想起了杭州的湿热
x10,即使是十月,走在外面几乎每时每刻身上都是黏黏的。至于人行道,有时候会出现狭窄到连一个人走都嫌窄的版本,原本以为至少台北这样的大城市会和日本的体验很类似,结果真是不愧对它
living hell for pedestrians 的称号。
去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是台湾人对排队的热情,但是东西真的是很好吃,而且食物的平均水平很高,其实不用排队也可以买到很多便宜又好吃的食物。本来听说南部的食物很甜有可能吃不惯,但我好像也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还有每次买东西都会被问需不需要载具,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纸袋的意思,旅行快结束才知道是跟税务、发票相关的一个机制。
旅途中碰到很多热情的人,而且国语和普通话口音的区别几乎一开口就会被听出来,然后被问是从哪里过来的,虽然近些年两岸关系比较紧张,但大部分人还是会热情地主动给你推荐吃喝玩乐的地方,而且好多次碰到人把周围的同事甚至别的摊主拉过来一起讨论值得推荐的东西,即便是在像台北这样通常被认为是比较人情冷漠的大城市,也会碰到跟你认真聊天的店家。因为疫情之后两岸的旅游互通似乎还并没有开放出来,所以大陆客现在很少见,我们去的时间段除了九份这样个别的地方之外,整体游客都没有很多,所以其实旅途是蛮舒适的。
比如像日月潭这样的热门景点,坐缆车的地方也完全不用排队。日月潭风景秀丽,但如果见多了其他地方的名山大湖之类的,可能不太会被惊艳到。我觉得它的好看之处在于在湖面背景中山峦的层次感,最厉害的是天空中仿佛有若隐若现的黑影,等待云雾散去,才发现哇原来背景是一面高墙,是海拔两千米的水社大山(日月潭湖面海拔七百多米),不过这个画面在照片里很难描绘,还是要去现场才能体会得到。我们这次其实给日月潭留了三天两夜的时间,但也不算浪费啦,看日出,绕湖骑车之类可以做的活动也算不少,湖周围也有步道、寺庙、高塔、店街之类的。商店街有很多美味小吃,正经的餐馆选择不多,不过能吃到一些当地的野菜,味道很奇特。
与现代化都市的台北相比,台中和台南分别承担文化艺术与历史传统的担当。我们在台中的时间很短,但也足够时间逛了國立臺灣美術館和去年刚开馆的由日治時期保留下来的臺中刑務所建築群改造而来的國家漫畫博物館
NTMC,这里似乎是各方面平衡得比较好,属于台湾非常宜居的一个城市。台南同时是台湾的“文化之都”又是“美食之都”,我们去了历史遗迹赤崁楼并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是美食大满足,还记住了关键的夜市口诀「大大武花大武花」。本来还对安平魚市場很感兴趣,因为凌晨一两点才热闹起来,可以看到新鲜打捞上来的鱼的交易,但是考虑到我们接下来几天的奔波,这次就先放弃了。不过在街上还偶然撞见一个文鼎留聲博物館也非常棒,里面有从音乐盒到留声机发展过程中各种古老的音乐设备的藏品,部分展品或者复刻品还可以交互。
计划的时候只是沿着西边的几个大城市为锚点随意规划了路线,后来各种台湾友人都表示高雄不用去,但是我们懒得改行程了,去了以后发现高雄其实也很棒。整体而言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的感觉,确实不论是想看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大概都不会专将它定为目的地,但说实话台湾高铁非常方便,从南到北只要两个多小时,实在不行可以背上行李直接去别的城市玩。但我们其实蛮喜欢高雄的,忘记在哪里拿到一本厚厚的活动宣传册,居然只是高雄十月的活动,感觉是一个充满年轻气息的正经城市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卫武营的美食节和駁二藝術特區的嬉啤派對的时间又冲突,最后选择了后者。那里由以前的旧仓库改造而成,除了活动期间在外面空地摆出来的各种美食和手工艺品的小摊,还有很多常设或者定期更换的仓库店铺。当时还有一个《葬送的芙莉莲》快闪店(但其实没啥特别有意思的周边),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台湾本地漫画展览,布展很用心。看起来台湾似乎还挺重视自己的漫画行业的,虽然似乎没有太多在外面很知名的作品,不过这次看到一个叫做《潮浪群雄》的介绍台湾电影尤其是新浪潮发展的漫画系列,感觉很有意思,不过大部头,打算回头从博客来网购。
还去了一个叫做“文具诊疗所”的店——其实似乎是 SKB
文明钢笔的自家专卖店,很可爱,普通文具之外,还有精致的手账展示,有装着大量墨水的尖底罐自调墨水区,还有它们自家制笔的一些历史型号展示,以及一个圆珠笔噩梦装置:看起来像是测试一管笔墨能持续写多长的装置,一排圆珠笔芯被固定在设备上,启动起来之后就开始永无止境地在一个滑动的纸袋上画圆,直到墨水耗尽……买了两支外形设计很可爱的钢笔,墨水由于旅行携带不便就忍住了(虽然最后返回湾区的书包里还是装了四瓶)。不过就钢笔的好用程度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后来在台北买的三文堂的那一支,而且同样有趣又好逛的文具店在台北有好多!
去台北驻扎之前还跑了一趟九份,曾经的矿区小镇,没落之后又因为《悲情城市》和《千与千寻》而火起来,现在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小镇依山傍海(真要去海边的话,从山上一路下去应该还有蛮长一段路程的),在山径小巷穿行确实有一种秘境感。老街那一块有众多网红拍照景点,下午到傍晚时段完全是人挤人的状态,不过挂满红灯笼的阶梯步道也是需要人潮才够热闹感啊。除了老街里那些正在变得越来越游客向的店铺,别的小巷也能找到一些不错的咖啡厅之类的。早上在民宿的厨房吃简易早餐,窗边有正在梳妆的猫,再往外是茂盛的热带植被,山下是海,海后面是云,仿佛是层层结界,能把尘世的烦恼通通挡住。民宿的老板娘从四川嫁过来,一橘一灰两只猫,虽说是“养着”,其实只有在吃饭的时候会回来,平日里就在这山城里穿梭,好不自在,但听说也会和别的猫争斗,带着伤回来,也许在这世人所不知的地方,藏着一个偌大的猫江湖呢!
然后就是台北了,台北太好玩了感觉三天三夜也写不完。“速写台北”的活动、三创生活园区和流行音乐馆前面已经说过了。再说一个印象深刻的是《进击的巨人》3D
模拟飞行体验,这里有一个预告片,但是临场感还是要在现场才能体会。简单来说它是用一个接近半球形的超大显示屏播放《巨人》的一段剧情改编的定制动画,加上会晃动的悬空座椅,让你体会自己坐上立体移动装置与巨人战斗的感觉。《巨人》的设定简直太适合做这样的内容了,临场体验非常棒!结束以后有点晕车的感觉,看来自己还是不太适合调查兵团。然后还抽到了三笠和兵长的卡片,总之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体验,但我更想说的是,这个活动完全是在途中随机发现的(贴在电梯口的海报)!这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活动,不论你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爱好,仿佛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好去处,甚至即使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爱好在哪里,也一定能在各种偶遇中发现它!记得有一站地铁到地下深处的扶梯旁边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近期的电影、话剧、展览、活动的海报,电梯太快于是又再坐了一遍。我喜欢城市,因为它作为一个多元化平台让不同背景和职业的人们能在不同的场合和话题下自由地重新组合和碰撞从而产生文化,引用
J.H. Crawford 的话,是“a space where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synergies could develop”。不过我逐渐觉得,也许
discovery 是和 synergy 同等重要的元素呢!
另一个观察是台北还挺多感觉倾注热情的小店的,跟台湾友人聊天听说好像他们确实有对“开一家自己的咖啡馆”之类的特殊情结,但是碰到不少这样看起来不像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经营的店能安好地存活下去,也让人蛮欣喜的。而且他们会有不少跨行业联动,例如文具店和朋友的造纸厂合作推出了店内专用的水彩纸
sampler,手冲咖啡厅和朋友的陶艺店合作打造了专用的聚香杯,另一个咖啡店和文具店合作制作了和他们店鸟(蓝绿两只鹦鹉)羽毛色匹配的墨水,给人一种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志向,但又互相认识互相鼓励的感觉。这个养鹦鹉的咖啡店老板自己还组了乐队,看了我们的画很喜欢,聊了很久我买了一瓶墨水作纪念,他还送了我一个自己设计的檜木笔架,临走还怪罪我们怎么这么快喝完了,没有细细品尝他的咖啡。
标准的景点如博物馆、艺术馆之类的就不多说了。想要特别提一下的是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南無警察大菩薩」很好玩。國家兩廳院也很不错,节目很频繁,票也比较容易买,我们听了一个钢琴独奏,看了一个话剧《安蒂岡妮在亞馬遜》是很奇特的预拍摄和现场表演混合(并且两者之间有一些“交互”)的形式,叙事方式也是多线混合,并且同一个演员饰演的角色也会随意变换,看起来有点晕,但是事后导演访谈中那个翻译员的超强速记和语言组织能力真是非常
impressive。此外公司居然有一个 office 在台北 101
高层,不仅视野超级好,而且零食区居然有一个 KTV
盒子,工作累了直接去唱一把,简直太棒了吧!阴差阳错地还去过一个“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里面特别是民间个人发明部分五花八门,除了永动机什么都有,我比较能看懂的是一个可以自动冲咖啡、换滤纸的巨大机械装置,不过不知道喝手冲的人是不是其实挺享受自己冲咖啡或者看咖啡师冲咖啡的那个过程的,即使抛开机器尺寸不说,它的市场前景也有点让人担忧
😅,但发明人的热情很感人,我们品尝了咖啡样本并深入交流了如何通过可编程模块让用户能够自由设定多阶段冲泡的时间间隔和注水量的问题。
学习,从第三张开始画了不少台湾的场景,而且几乎都去现场见到了原貌。
另外必须要提的是中正纪念堂,见上图第二行左一,去之前画过,但从照片上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塔楼,所以并没有很感兴趣,不过它就在國家兩廳院旁边,顺道去看了一眼,结果确实是一个塔楼,但是把拱门之类的所有元素都放大了好多倍,走到跟前抬头看还挺宏伟的,再和自己想象中的尺寸一对比,觉得它有种莫名的呆萌感。
书店和文创两方面都非常优秀,不论是像诚品这样的大型书店连锁和华山文创这样的文艺小店聚集区域,还是散落在各地的独立书店、文具店都非常有品味和特色。各挑一个讲的话,书店里有一个叫做茉莉二手书店的,虽然广播里说的是“店员不想盘点之买四送一”,但其实选品和整理都非常优秀,能淘到很多好书,最好玩的是买完书之后自己去旁边的一个柜子里找合适的袋子,打开抽屉一看里面有鼎泰丰、无印良品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来路不明的袋子,突然好想把家里囤的一堆纸带给它们捐过去!😂
文具店也有很多特色小店,例如小品雅集这个高端钢笔店感觉就是我之前说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店的代表之一。虽然大部分高端钢笔的长相对我来说属于不太能欣赏的丑,但是这个店家找来了各种各样的
vintage
物件把它们和这些钢笔按配色、主题等各种搭配方式摆在一起,与其说是文具店,更像是一个展览馆了,感觉这需要消耗大量财力和精力才能做到,店主一定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贵人!
台湾先说到这里吧!台北留下的印象过于强烈,甚至把之前的旅行记忆都冲淡了。其实五月还去了一趟欧洲,去了维也纳,主要是开会,顺便玩一玩,开完会以后搭火车去了布达佩斯。两个城市都是第一次来。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是工作以来第一次到国外去开会,这样的跨洲飞行可以报销商务舱,于是勇敢尝试了一下,结果发现连安全带也找不到,不得不假装活动脖子四处偷瞄别人的安全带都是长在哪里的。
维也纳给人的印象是典型的华丽欧洲的集大成者,属于走在路上都会听到歌剧表演的那种,建筑、雕塑、教堂、博物馆量大管饱品质也高。Stephansdom
Wien 南塔有 343
级台阶,虽然挑战性还比不上科隆大教堂,但可以一栏维也纳全景,值得一试。大街上也并没有欧洲(南部)那种脏脏乱乱的感觉,甚至没有门禁阻拦的地铁站里也很干净。另外这里还有不少有年代和历史的
cafe,可以去打卡体验,不过我既不了解维也纳分离派,也没看过《爱在黎明破晓时》,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打什么卡,哈哈。而且室内装潢我也完全不懂,号称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馆之一的
Café Central
我也看不出什么门道,若单从个人喜好来说,相比于欧式的华丽风格,我其实更喜欢现代简约几何风格。但抛开这些但从
cafe
本身来说还是整体水平非常优秀的,甜点很美味,座位够舒服,视野好也足够热闹,不论是看书画画还是发呆都很适合。
只要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从维也纳到布达佩斯,立刻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欧洲交通真是太便利了!在维也纳还主要是在开会,但在布达佩斯就能放开玩了!订的
Airbnb
是一个顶楼小屋,天台视野很好,立刻动笔画下了层叠的屋顶和远处的高塔剪影。但是洗手间通风系统像工厂一样吵,正担心晚上会不会影响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晕晕地既订了
Airbnb 又订了 hotel……还好 Airbnb 房东很 nice 地给退了一部分款,搬到
hotel 去至少解决了噪音问题。
相比于维也纳,布达佩斯显得要平易近人很多,街上到处都是送外卖的人,除了摩托车,有人骑公路自行车,还有人直接骑着滑板车就开工了。N
在这里买到了最棒的抹茶拿铁,我也吃到了最好吃的越南米粉,喝完了汤连碗也舔干净了(后来又去了很多次)。至于匈牙利本土的食物,我反正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有一家创意餐馆
KönyvBár
非常棒,店里摆满了大书架,提供定期更换的固定菜单,而菜单的制定总是以书为主题,可以看出店主是爱读书之人。我们去的时候主题是《德雷尔一家》,回来以后读了这本书,发现是超级有趣的一本书。食物的味道不错,但最特别的还是它的摆盘和呈现方式非常贴切地刻画了书里的主题。我对过于强调摆盘的高级料理比较不感冒,但像这样从一个有趣的主题出发的创意还是很棒的。
布达佩斯的温泉也很有名,我们去 Széchenyi Thermal Bath
体验了一下,号称是欧洲最大的温泉浴场,确实非常大,有很大的室外池,还有很多很多的室内池,一个屋接着一个屋,感觉到后面都有点微微迷路了,不过好像很多池子就只是不同的池子,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大概特色还是总空间大,再多的人来也能泡得下吧。顺便还蒸了一下桑拿(好像是第一次体验),好热好热!
广场的寒风中画广角透视失败;有轨电车。
匈牙利虽然可以使用申根签证,但不是欧元区,使用一种叫做福林的货币,面额非常大,我在一家画材店没忍住剁手一支红色
Kaweco 钢笔的时候,店员小姐姐在试图用英文说 120,000+
的价格的时候宕机了。另外这里有一条地铁极浅,往地下几米就是站台,隧道顶部离路面的厚度都有点让人不安了。
七月还去了一趟 Edmonton,在 U Alberta
开一个会,记忆中仿佛在那里待了超过三周,但查了一下行程发现只是加上前后的周末一共九天而已,不过这扭曲的时间印象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时
Elden Ring 的 DLC
《黄金树幽影》刚玩到中间,每天都等不及要回家继续战斗!只能晚上回到 hotel
打开几个油管视频解解眼馋,但又不敢使劲看怕被剧透。
Edmonton
是一个没落中的石油城市,通常不会当做旅行目的地,看起来和美国的那些城市差不多,街上也有不少
homeless,而且还有不少截过肢的人,查了一下发现是因为这里气候太冷了,如果流落街头很有可能会因为
Frostbite 而不得不截肢。问 Uber
司机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时候得到的回答一般是去 Jasper
国家公园,或者是“这里离温哥华没有很远”。但其实仔细探索的话有蛮多可爱之处的。例如航空博物馆里面有很多老式飞机的残骸、引擎之类的可以看,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皇家阿尔伯塔博物馆,里面有一个昆虫馆,特别之处有两点:1.
它展出了许多不常见到的奇异昆虫,包括好多种不同的看起来还有点美美的巨型蟑螂,为了伪装成树叶走路故意摇摇晃晃的螳螂,还有黑寡妇蜘蛛(虽然蜘蛛并不是昆虫)等等;2.
所有这些昆虫都是活生生地生活在各自精心维护的箱庭中。并且我们还碰到和巨型马陆的交互活动,这个东西(小型版本)以前在之江校区有很多,被称为“求是虫”,看着很吓人,这次机会难得有专业人员指导,我就尝试了一下让它爬到手上,那感觉真是毛骨悚然,它的每一个小脚脚都牢牢地扣住你的皮肤,有种再也无法挣脱的感觉。
Cockroach,以及可以互动的 Giant African Millipede。
二楼的自然历史馆还有大型动物的骨架(模型?),为了画画学习过 human
anatomy
之后对这些骨架模型变得更感兴趣了,十二月在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也看了很多非常震撼的超巨大恐龙化石。不过虽然体型外表好像千奇百怪,但是有点悲凉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乃至鸟类、恐龙等等类别的骨骼看起来其实都差不多,脊椎、胸腔、盆骨、还有前肢、后肢的骨骼结构几乎都完全一样,很多时候的区别只是做一些比例上的微调,例如人和熊是“掌”着地,而很多动物调整了指骨的长度和强弱,采用手指着地,看起来好像多了一个向后的关节,但本质上都是同一个模版套出来的。悲凉之处一是我们似乎陷入了这么一个进化的
local minima
中了,二是地球上的动物如此缺乏多样性让人有种寂寞的感觉,不知道是从来没有进化出来过其他形式还是只有这一种配置存活下来了。但至少昆虫们似乎帮忙撑住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门面。
此外馆里还莫名地有很多吴哥窟的宗教遗迹,肯定又是英国人搞的鬼。我一边逛博物馆一边想:奇异昆虫、巨型动物、宗教建筑遗迹,这些都是魔幻类
video game 的好素材啊……好想回家接着玩《黄金树幽影》……打住打住!
另外 Edmonton 的书店也很不错,二手书店 The Edmonton Book Store
前后去了三次,还有一个号称是礼品店的 The Prints & The
Paper,收获了很多有趣的艺术类书籍。画材店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超湾区(虽然这个
bar 有点低),逛了很多家店,我收获了不少墨水,N
收获了颜料、水彩本、笔刷、便携颜料盒等,还有今年开坑的 Gouache
学习也是始于这里买的一盒 Holbein 五色基本套装。
今年买了不少墨水和钢笔(还有蘸水笔)的一个原因是今年大部分的画画练习都在使用钢笔做线画。而且在
Edmonton 的文具店了解到钢笔墨水有一种属性叫做
sheening,在墨水干后会在一些角度呈现不一样的颜色,然后大概会随着一开始的墨量、书写角度之类的不同而导致一些随机效果。这里直接用
Mountain of
Ink 这个网站上的图来展示一下 sheening
的效果,对墨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超级 nerdy 的网站。
我主要用来画画,比较大面积涂抹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效果,比较难预料,但比较
playful。为了比较方便地大面积涂抹,我还买了一些很便宜的可以自己加墨水的
Water Brush
Pen,把墨水兑水加进去,用来涂阴影。不过墨水这个不像颜料那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别的颜色来对色相明度之类的做调整,基本上原本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了,所以虽然选择很多,但归根究底其实就是赤橙红绿青蓝紫这些颜色的不同变种,如果现在要买一瓶蓝墨水,想要和已有的另一种蓝墨水搭配,除非出门带一堆色卡,否则根本没有办法。但墨水的好处还是在方便(最方便还是针管笔)和多样化之间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折中。
今年 N
突然沉迷水彩,开始很认真地学习,跟了许多网课,出门旅行也要带着颜料盒做作业,进步非常多。不过出门的时候对比一下我们的文具盒大小,特别是水彩要开工的时候还要找到水、水杯、纸巾等摆开,更不用说颜料会被按上(猫)手印,水杯会被(猫)打翻等等,就觉得用线画,牺牲一下
versatility 可能还是更适合我。
的水彩管彩堆(持续增长中)。
如果真的想要突破线画的局限性的话,也可以用 digital,反正几乎都会带着
iPad。不过 digital 和传统媒介终究无法互相替代。今年 Apple Pencil 推出了
Pro 版本,增加了 barrel rotation
的功能,可以识别笔杆旋转。这个功能其实在 Wacom
的绘图板上很多年前就有了,但是是比较高端的功能,只有专门的“Art
Pen”才有这个功能,并没有很普及,而且用起来有延迟,体验比较糟糕。这个功能可以说是让
digital
和传统的画画体验之间的鸿沟又稍微变小了一点点,因为传统媒介可以直接看到笔刷头的样子,特别是在使用大扁平笔刷(类似于下图左下)的时候,通过改变笔刷的方向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大面积涂抹和精细线条控制之间切换,不用拿着很多支笔刷不停换来换去。但是
digital painting
的笔都是像铅笔一样的,触感反馈这些就先不说了,一笔画下去会出来什么样的形状这个得靠软件提供的笔刷头预览来实现。所以去年
iPad Pro 开始支持 pencil hover
预览笔刷头的时候是一个重大的体验提升,现在又加了笔杆旋转支持,让扁平笔刷的使用体验又大大提升了,并且和
Wacom
那个延迟很大的实现不一样,几乎感觉不到延迟。虽然苹果的更新方式和向后不兼容性让有点不厚道,但单从产品来说真是逐渐甩开行业其他
digital painting 的解决方案好多条街了,最大的问题还是 iPad OS
软件本身的局限性太大。
虽然有这么多激动人心的改进,但我今年的 digital painting
的练习反而非常少,主要对类似于 Gouache
的那种比较多平涂色块的风格比较感兴趣,但是做了一些练习感觉一直难以入门,正卡在瓶颈中。
所以在 Edmonton 买了 Gouache
颜料,特地买了只有基本色的红黄蓝黑白套装,然后用大笔刷来画,相比于
digital
的无穷多种颜色和笔刷可以选择,这样做给自己带来很多外部局限性,但同时也让选择的复杂度降低了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压力变小了,如果画丑了就可以在自己心里怪罪到颜料只有三原色,而不是自己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没什么心理压力地放心练习了。
最大的问题还是效率有点低,因为每次用一个颜色都要从头开始调配。N 也对
Gouache 感兴趣,一起做了不少练习,因为 Watercolor 和 Gouache
的颜料混合使用也没有什么问题,都是水溶性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不透明的,不过由于这个区别的缘故其实两种画法和画出来的风格差别还挺大的。
学习 Gouache
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还是喝了自己的洗笔水,还好在吞下去之前突然反应过来,大口吐出来了,没有造成很严重的事故。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看到的吃墨水之类的故事,一直觉得是骗人的,看来并不是……古时候画画的颜料应该有些毒性还挺大的,现在的画材估计好很多了,至少皮肤接触和呼吸应该问题不大,但直接吃进去可能也有点够呛。想起来今年在纽约见到的一家非常独特的画材店
Kremer
Pigments,里面直接可以买到各种制作颜料的矿物质(不少标着 hazardous
😅)、研磨工具之类的,并且还定期有 workshop 介绍颜料制作过程。
今年画完了十一个本子,共计 1130 页。去年总结里说画完六本,是历史最高记录,没想到今年直接几乎翻了一倍。这样来看今年的
digital painting
比较不毛的真正元凶可能还是因为几次出游带回来了过多新速写本、墨水、钢笔堆积如山,压力爆表,不得不吭哧吭哧使劲用!果然买买买才是前进的最大动力。
今年速写本的主题除了前面介绍过的“生活记录”之外,其他的主要是旅行速写和人物速写练习。旅行速写在加拿大和欧洲的时候很多都慢悠悠地在现场画,但是在台湾的时候几乎是风风火火从早玩到晚,所以也有不少是拍了照片之后回来再参考照片画的。
其实对着照片和在现场画体验还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是以记录为目的的旅行速写的话,在现场停留期间的观察和体验会更容易被沉淀下来。而照片(其本身或者参考照片的画)得益于“时间凝固”的能力,其实更容易记录下来更详细更真实的细节,比如在夜市那种拥挤环境下路边摊师父风风火火做菜的过程,要在现场用笔记录还是非常困难的,但对着照片可以画下更准确的神态和动作。而且今年还尝试了一些新奇的玩法:第一是出发之前先从网上找一些目的地的照片,对着照片画下来,到时候再去现场看一看(自己的圣地巡礼,哈哈),对照一下自己从照片中解读出来的印象和亲临现场得到的印象到底有多不一样。例如前面提到的中正纪念堂的尺寸预期就完全错了。其实拍照虽然是“凝固时间”,但有些临场感果然还是照片无法记录下来的,不知道现在开始出现的空间视频会不会在将来缩小这个差距。但有机会多出去走一走总是挺好的!第二是瞎编一些对话或者背景故事到一个场景里,哈哈,自娱自乐。
不过今年还有一个小插曲:在一个咖啡店里用一个可以方便撕下来的小本把冲咖啡的店老板画了下来,刚好我们坐在吧台,看到老板路过我就把画撕下来给他了。虽然在现场只能画得比较粗糙,但结果老板看到极其开心(刚好被
N
拍下来了),手忙脚乱地一边要去给别的店员看,一边又想要做完手里正在忙的事情。最
rewarding 的事情果然还是给别人带来欢笑了。虽然我平时不太和 subject
互动,但偶尔有这样的经历还是让人觉得现场速写也有它自己独特的趣味的。
除了通常的主题之外,今年也尝试更加认真地做手账,感觉自己大部分时候还停留在把一些好看的票根以最大空间利用率的方式全部贴到本子上的水平……😅
当然如果以记录而不是美观为目的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也很想两者兼得啊。为了增强自己在板式设计方面的审美,我找了一本
Retro Style
的图标和招牌设计的书来临摹,哦对了,另一个增强自己设计感的尝试是学习了一下
Graffiti
的基础,感觉也挺好玩的,那些好看的字形设计虽然需要很多厉害的创意,但是其实也有不少套路和规律可循,掌握好基础的话,会更容易避免一些明显的错误,少走很多弯路。设计这一块是我的弱项,今后还要再接再厉才行。
钢琴方面还在继续练习,但并没有跟老师上课,所以练得也比较懒散。现在在练《キラメキ》,发现左右手比较复杂的节奏会让自己卡很久都没法合在一起。另一个突然发现是:原来手的大小并不是影响能否顺利地弹大和弦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唯一因素,同样重要的是手指之间能张开的角度!因为我的小指和四指之间只能张开很小的一个角度,所以如果拇指和中指同时要按住一个键的话,小指要跨八度就变得非常费劲了。导致我弹比较大的分解和弦时也要非常大角度地扭动手腕,会更容易按错,一直觉得很奇怪,因为如果只是比跨度的话,我的胖手原本也时能轻松够到八度的。
虽然练琴比较懒散,但其实听了不少音乐会,年初去三番听了 N 的现任祖师爷
Pepe Romero
的吉他独奏(很久没去
SF,街上很多神志不清的人,地上有不知道是人还是狗的便便),又听了 Andrea
Gonzalez Caballero 的吉他独奏。N
说两人高下立判,但我对古典吉他了解甚少,没有办法评判。其实只要演奏质量有基本保证(每个人的主观阈值都不太一样),相比于一定要去听世界顶级音乐家的演奏,我觉得比较随意一些不需要提前很久买票的音乐会也挺好的。在纽约
Weill Recital Hall 听了 Kariné Poghosyan 的钢琴独奏,Carnegie Hall 听了
Kanneh-Mason 兄妹的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伴奏(有点昏昏欲睡)。在布达佩斯听了
Ádám Király 演奏的巴托克大餐,以及免费蹭听的李斯特音乐学院一位日本留学生妹子
Shiori Tsunoo 的 MA Diploma 答辩演奏会。在台北国家音乐厅听了 Dmitry
Shishkin 的钢琴独奏(和欧美很不一样的是年轻人听众居多)。还有在纽约的
Birdland 听 Frank Vignola
领队的双吉他爵士乐,好像第一次听这种有两把相同乐器的
Jazz,你来我往的对话变得很明显,但也让另外两个乐器——本身就不太容易玩出花的鼓和低音提琴变得更加得得不到足够的关怀了。因为刚好吃过了饭,结果发现有最低消费,于是点了酒,听完头晕晕地回到酒店打开
TGA
的颁奖典礼直播,结果看到年度最佳游戏没有颁给《黑神话:悟空》,而是给了索尼的《宇宙機器人》,一时捶胸顿足!
我没有刻意隐藏
也无意让你感伤
多少次我们无醉不欢
咒骂人生太短
唏嘘相见恨晚
让女人把妆哭花了 也不管
此外在纽约的时候还看了《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的剧场演出,我在 2016
年的时候读过这个剧本,剧情大致还记得,但是这个现场表演果然还是看舞台效果啊。不得不说魔法对战还有时光倒流的灯光效果都做得好棒,特别是考虑到这些都是在舞台现场完成的,还有飞过观众席的摄魂怪也非常震撼。
今年其实是在年初和年末各去了一趟纽约,刚好都是在寒冷季节过去的,但是第二次好像感觉要冷很多,我的手冻裂开了,N
也冻感冒了,回来之后传染给我,然后现在带病写总结中。虽然是出差过去,但是两次都冒着寒冷又在那边待了一阵子,一方面是想收集一些在那边生活和上班的日常状态是怎样的,因为我虽然一直吐槽湾区并且喜欢城市的活泼气息,但算一算其实已经在湾区生活了很多年了(超过了波士顿)。我和
N
都是属于在家里比较能待得住的那种人,再配合上偶尔出门旅行,似乎也还过得挺愉快的,搬到一个新的地方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动,所以其实目前并没有非常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有机会的时候先多收集一些样本总是有备无患的,从最小化工作上可能的变动到平衡生活的丰富程度上来说,纽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次过去玩得都很开心,也
confirm
了“生活丰富”上的印象,但是问了一圈,发现大部分人并不会住在城里,所以虽然可以参加城里的活动,但还是要花费一些交通上的精力的。其实正常上班期间应该不会有精力每晚外出活动,但“下班回家路过街角书店”这样的幻想还是挺美好的。
因为是短期旅行,我们直接住在城里,年底这次住在时代广场附近,同公司是在同一条大道上,直接坐地铁就可以到,非常便利。但是在纽约市中心真的是没法睡觉,我们
hotel 虽然在 19
楼,但晚上楼下的车声经常会吵到两三点还没法入睡。一个是纽约交通状况很差,一大堆车堵在路上的时候就会此起彼伏地出现喇叭声,另外还有一个穿透力很强的声音是警笛声,纽约似乎每时每刻都会有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在路上飞奔。奇怪的是之前在东京和台北并没有觉得晚上很吵,甚至在台北是直接住在火车站附近也很安静,所以这次才失策地选了这么一个地点。其实年初的时候虽然也是住在曼哈顿,但是在东南部没有那么中心的地方,街上并不吵闹,但是房屋老旧,冬天供暖设备非常吵且供暖不足(但房东的猫很可爱,所以都能忍了),此外纽约横向移动没有什么地铁,交通不太便利。此外还有一个让我印象不太好的是走在路上会以超高的频率闻到大麻味,大麻合法化也不是一两天了,不知为何年底去纽约突然感觉这么明显。
另外,今年其实还有两次比较短途的旅行,一次是四月初去 Mammoth Mountain
的滑雪旅行,托了一个热爱户外的小伙伴小 i
的福带我们去玩,在那边住了一周,但是中途远程工作了两天,这样不用一次请太长的假,而且可以恢复一下体力。捡起了一年没碰的雪板,这次也请了私教,虽然也是要从初学者区域从头复习,但有去年的经验,没过多久就可以上绿道练习了。但是我觉得这次整体没有去年学得那么顺,特别是我印象中之前滑得很轻松的方向今年反而总是控制不好,仔细问了一下教练他感觉我好像动作幅度太大了,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肌肉记忆导致我不自觉地去过度强化某些动作,反而打破了平衡。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这次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下缆车摔到了屁股,缆车附近的地面很硬,后面几天打喷嚏都会屁股疼,这个疼痛感让我不自觉地会去做一些多余的动作来避免向后摔倒,反而破坏了平衡。不过后面两天能去蓝道上滑了,也算是不错的进步。下一次再滑应该至少也又是一年后了,不知道还记得多少。而且这次回来膝盖疼了很久,感觉年纪开始大了之后做这些比较剧烈的运动可能要加倍注意保护了。一个小插曲是住的木屋进了很多黑色的大蚂蚁,有一段时间一直在不停地抓蚂蚁。
另一次是更短的七月底周末露营,去了三番北边一个叫做 Salt Point
的地方,这次是托了另一个(自称机器人的)小 i
一行人的福,不仅计划好了行程,开车载我们过去,还借给我们多余的帐篷、防潮垫之类的。露营地在海边——当然并不是“在海滩上”那种程度的海边,不过早上树林里起了很大的雾气不知道是不是靠海的缘故。
住在那边的好处是头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可以很轻松地在附近玩。印象最深的是在
Russian River 的入海口那里
Kayaking,入海口那里的沙滩上有很多海豹在晒太阳,通过 Kayaking
可以到可以很近距离观察的地方。不过划船的过程有点辛苦,我们五个人三条船,通常情况都是我跟
N 的船在后面绕圈圈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我记得以前在查尔斯河
Kayaking 的时候都很顺利的。
最后简要总结一下今年的书影音游,a.k.a. media
consumption。读书方面达到了历年新低,除去在滑雪 trip 之间看的 27
卷漫画《大剑》,一共看了 13 本中文、14 本英文和 4
本日文书。这里只简要介绍几本个人最推荐的书,关于它们的详细书评以及其他一些可能有意思的书可以参见今年的年度书单。
五本书中的两本在上面都已经提到过了,《Everyday
Matters》是前面提到的可以对“记录生活”有所启发的一本绘画日记,并不是空洞的治愈系“发现生活”罗列,薄薄一本画出了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
《追逐阳光之岛》是在布达佩斯以图书为主题的餐厅了解到的,描述了爆笑又温情的希腊岛屿上的生活,以小孩视角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美。
《図南の翼》是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系列的一部,如果看过《十二国记》的同名动画,对里面只出现了几幕但思路清晰、说话直爽、还直接扇了麒麟一耳光的气场小个子恭王有印象的话,这本小说讲述了她十二岁时升山成为恭王的故事。同《追逐阳光之岛》一样是小孩视角,虽然时完全不一样的故事类型。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固然积累了很多经历变得成熟,但也丢掉了好多珍贵的东西呢!
《四疊半神话大系》是“京大双璧”之一的小说家森见登美彦的代表作,由汤浅政明执导改编为同名动画。惟妙惟俏地描绘出一幅光怪陆离的大学生活青春画卷。小说和动画片都非常棒,两种媒介各有所长,非常互补,但若要比较的话,我还是觉得不论是从故事内容本身还是呈现的方式上都更喜欢小说版一些。
《窥视印度》个人觉得是妹尾河童的“窥视”系列中最有趣的一本了。虽然河童造访已经是四十年前了,现在很多地方应该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风貌了,但是书里描述的各种风土人情宗教文化神庙石窟等等还是催生出浓厚的兴趣让人想要去了解更多。这本书解开了我两个疑问。一是看到河童说“与神明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相比,我还是对人类生产出的东西比较感兴趣”的时候,突然懂得自己为什么读他的东西那么有共鸣了;二是看完以后好像突然可以理解了为什么
N 对印度文明与文化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了。
游戏方面今年游玩时间为 670 小时,主要玩了 8
款游戏,大部分都非常棒,详细可以参见单独的年度游戏总结。这里简单列举一下个人最喜欢的几款:左边两个都是回合制
cRPG 类型,右边三个则是实时战斗的动作类游戏。《博德之门
3》是我个人的年度最佳游戏,是我的 cRPG
启蒙作品,它精美的画面和精彩的过场演出极大弱化了新手入坑障碍,为众多非
cRPG 玩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神界:原罪
2》是同一个工作室更早的作品,和《博德之门
3》的经费差距肉眼可见,但也是相当优秀的作品,最大的亮点是超级灵活和混乱(不小心会把整个地图引燃)的水火油电毒风云各种元素互动的战斗系统,以及对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设定的重新解读。这两款游戏都对本地
co-op 都有很好的支持,所以都是和 N
一起双手柄玩的(自己另外玩的二周目除外)。
《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是《法环》的第一个
DLC,难度比本游戏高,但地图设计依然优秀(虽然 Abyssal Woods
让人感觉是临时改造的半成品),纵深跨度上似乎比原游戏更显壮阔,还有一些场景氛围渲染十足:尖刺山一路的狂风与雷鸣、南方海岸的鲜花遍地、巫者村的静谧悲怆等等。因为各大关卡经常都有多条道路可以进入,充分探索地图之后敌人和
Boss 会变得比较容易应对。N 只参与了一部分战斗。
《Stellar
Blade》属于没有特别大的创新,但画面、场景、人物、动作各方面都打磨得非常精致的动作冒险类游戏。并且不像《DMC
5》那种需要按很多复杂的组合键来搓连招,我更喜欢这种操作比较简单,结合进攻与防御、闪避的战斗系统,不过这里的弹反惩戒的收益都比《只狼》小很多,所以战斗系统像是《尼尔》和《只狼》的混合。另外近战小姐姐
+
远攻辅助无人机的组合和《尼尔》是不是有点太像了(当然剧情和人物相比《尼尔》要平庸很多)?结果并没有出什么官司风波,反而直接推出了官方合作的联动,真是业界好榜样。
《黑神话:悟空》是和
N 一起换着手柄玩的。虽然没能斩获今年的 TGA
年度最佳游戏奖(拿了最佳动作游戏),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它无疑是一个突破游戏行业让很多跟游戏毫不相关的媒体都开始谈论的现象级大作。但相比于一时的热议,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核心价值——我相信它是有的,希望以后中国能推出更多优秀的单机游戏。对我而言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好玩的战斗系统,数量和质量都超高的
boss
设计,对独特的中国元素(例如陕北说书)的展现,还有对《西游记》里各种元素的诚意致敬和认真重释。缺点主要在于地图虽然美,但欠缺设计。
目前主要的游戏平台还是游戏机,不过在《博德之门
3》玩第二遍的时候尝试了一下 PC
游戏平台,像物品栏整理之类的麻烦操作还是鼠标键盘好用,但在三维世界里移动还是更习惯用手柄。因为我没有游戏主机,搭建一个游戏主机似乎相当费神,而且现在游戏主机依然体积巨大风扇声也很明显,所以最后体验了一把
NVidia 的云游戏服务 GeForce NOW,可以用到最高画质的 GPU。虽然《博德之门
3》并不是动作类游戏,但平时操作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输入和反馈之间的延迟这件事情还是挺让我感到惊讶的,网速的进步虽然只是一个量变,但是改变超过一定阈值之后确实会让很多原本熟悉的架构发生质变呢。至于最高画质全开的效果和游戏主机相比嘛……让我明显注意到的是游戏里对于阴影的渲染更加真实了,因为游戏里有一些技能是必须要在阴影里才能发动的,但第一遍玩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个设计比较鸡肋:光和暗区别比较微妙,我只能看光源和环境的物理结构来推断哪里是不是有遮挡之类的,结果原来是可以直观从画面看出来的。但我怀疑这可能无关显卡强弱,只是我游戏机上
HDR 显示设置不太对的缘故……
动画片今年比较喜欢的有老片重看的《十二国记》,上一次看已经是十年前了,重看是因为发现自己居然想不起来曾用作签名档的“心不需要鞘”的含义了
🥲。然后是老片翻拍的《乱马
1/2》,制作几乎是像素级忠实原作,由于原作漫画小时候看过太多遍,几乎每一帧的内容都还能清楚记得,但是重制也融入了各种现代感满满的视觉元素,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个老片重看是《境界触发者》,不过我以前只看过第一季,对比疫情期间推出的第二第三季还是能很明显看出动漫制作的画质画风这些年来的行业进步的。除了第一季有一段比较偏离主线之外,我感觉是非常干净明快的王道群像动漫,不过好像并没有非常火爆的样子,希望还能看到第四季。《咒术回战》听说漫画结局大烂尾了,不过动画第二季还是很精彩的。《四叠半神话大系》其实也是重看,只是我以前看到一半崩溃弃剧了,这次看完小说之后再补动画,终于能理解它的厉害之处了。此外还看了《葬送的芙莉莲》、《蓝眼武士》和期望很大失望也很大的《吹响悠风号》第三季。
电视剧看了几个话题作《繁花》《幕府将军》《3 Body Problem (netflix
版)》但个人觉得华而不实,剧情太多漏洞,赶紧又看了两季《权力的游戏》压压惊。另两个评分很高的剧《辐射》和《德雷尔一家》也不太喜欢,尤其是后者。
电影看了 34
部,有不少为台湾之行作准备而看的电影:《冲天》、《我的少女时代》、《周处除三害》、《阳光普照》、《本日公休》、《孤味》、《爱情万岁》、《目击者之追凶》、《賽德克·巴萊
(上) 太陽旗》、《賽德克·巴萊 (下)
彩虹橋》、《练习曲》、《征婚启事》、《剑雨》、《饮食男女》、《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下半年折腾视频拍摄之后自己的影片选择也更偏向于日常生活题材方面(毕竟学习科幻、动作类电影的镜头用处不大),比较喜欢的有《海边的曼彻斯特》、《步履不停》、《花与爱丽丝》、《海街日记》等。还有一些杂类的好片《公民凯恩》、《国王的演讲》、《首尔之春》、《国产凌凌漆》、《The
Rider》、《The First Slam
Dunk》、《奥本海默》、《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
流行音乐通常不是我年终总结的记录项,一方面也是这些年听歌的时间太少了,不过今年去听了演唱会还看了流行音乐博物馆,觉得音乐其实还是自己情绪的重要养分的,这里立下一个新年愿景:明年要多听歌,至少可以把看摄影器材评测视频的时间分一部分出来。然后这里简单记录几首自己近年发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歌:桐谷健太的《海の声》、瓦依那X任素汐合作版的《大梦》、鄧紫棋翻唱的《李香蘭》、孙燕姿的《样子》。哦对了,再加上《黑神话:悟空》里的《往生咒》吧,哈哈太洗脑了!
今年并没有做任何技术方面的课余项目或者看技术方面的书。个人信息和笔记管理方面目前还是用最简单的
Bear Notes 做记录和维护。西语还在陆陆续续地通过 Busuu
学习中,不过没有很系统地巩固,目前还卡在 A2
阶段。工作方面虽然不能说懈怠,但是和斗志昂扬的新人们相比,可以说是没有很积极地去为了某个目标而奋斗的状态。关于目标,有时见到非常厉害的人,会在心里感叹,原来他们都已经做出那么厉害的成就了,还需要这么没完没了地为新的成果而奋斗啊!但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有些人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研究并不是为了名利和成就(虽然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拒绝这些)这个目标,而是因为研究和工作的过程就是他们的心之所向。我自己的心之所向在哪里呢?往后面似乎反而不如年轻时候认为的那么清楚了,但有一点大概是明确的:肯定不是“工作就是全部”,即便是工作中其实有我非常感兴趣,很想研究清楚的问题。所以目前还是维持在现状中。
个人健康方面马马虎虎,游泳之类的运动也还在继续,但频率仍然需要加强。其实有在工作日历上
block 出锻炼的时间,但是现在 meeting
越来越多,留出的锻炼时间反而是难得的可以静心干活的时段,所以经常就被直接征用了。不过年度体检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变化。我这里又画了一下自己的睡眠质量图——去年写总结很仓促没来得及画,这次把过去四年的数据画到了一起。曲线是经过
60 天滚动窗口取平均平滑过的,我觉得最明显能看到的进步是深度睡眠这一栏从
2021 年的 90 分钟上升到了今年的 120
分钟,终于达到了常人平均的深度睡眠水平。不过虽然是用同一个 app
记录的,但是去年十月换过一个 Apple Watch
设备,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前后数据不可比的可能性。不过看入睡时间的曲线也是呈现下降趋势(是否入睡这个检测应该是会更稳定一些吧?),所以大概整体还是有进步的。
新年交替之际,好多跃跃欲试的事涌上心头:有视频拍了还没剪;TGA
颁奖典礼上的预告片让新年想玩的游戏又增加了一圈;Procreate
原本要在年底发布的 5.4 版推迟到了明年,好好奇改进的 brush engine
加了什么新功能;最近看到很多“面向对象”的笔记
app,可以通过类型来定义笔记条目的属性和关系,很好奇想试试看;买回来的
EVA
和风之谷的分镜稿什么时候对照着电影看?学习脚本和故事创作?学习布光?构图?调色?了解
field recording 和音效合成?逐帧动画?用银勺反射练习球面透视?搭建家用
NAS?家用 art 打印解决方案?速写本扫描解决方案?Digital Sculpting
现在有时间入坑学习吗?VR Sculpting 呢?VR
空间视频是一个坑吗?第一人称视角 Drone
飞行?……🤪😵💫🫠当下第一要务是:把感冒养好!
不自量力地还手
直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