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sky | 莱斯基 : 《Alvin Toffler 未来三部曲》摘抄

本文转自: https://blog.laisky.com/p/alvin-toffler/
仅做个人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Alvin Toffler 未来三部曲》摘抄

读完了 Alvin Toffler 未来三部曲:

  • 权力的转移(Power Shift)
  • 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
  • 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

《权力的转移》这本书让我更好的理解了《主权个人(The Sovereign Individual)》这本书中对国家暴力的阐述。权力的核心在于欲望,你能满足别人的欲望,你就掌握了对别人的权力。工业时代国家实现了对暴力的垄断,人们的一切争端都需要通过国家机器来解决。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自给自足被完全消灭,贪婪成为了权力的核心,国家通过对经济的控制来实现权力。

作者在《第三次浪潮》中还阐述了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三次全球化变革:

  1. 农业革命,代表村庄、城市的出现
  2. 工业革命,彻底消灭自给自足,代表有国家机器、批量生产、工厂式教育。社会被区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
  3. 正在进行中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再度取代了生产者的地位,变成产消合一者。

整个社会的趋势,似乎正在回归过去的小规模自治的村庄,只不过是通过更高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的。 #book

Ⅰ、摘抄

1、第二章 暴力、财富、知识

暴力、财富和知识并非权力的唯一来源,而且权力本身亦无好坏,几乎是所有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尺度。事实上,权力与欲望相辅相成,人类欲望各有不同,任何能满足别人欲望的东西就可能是潜在的权力源头。

2、第八章 最终的替代物

现在,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家公司或企业有公开的暴力,这是因为多年以来,暴力工作都“外包”出去了。企业不再自己施暴,而是买通政府。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实现了国家暴力取代私人暴力。

任何政府在成立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垄断施暴的权力。军队和警察是唯一被法律允许能够施暴的人。在某些国家,大财团甚至控制了国家的政权,使得行使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之间的分界线几乎不存在。隐藏的枪管

诉诸法律(不同于其他解决商业纠纷的方式),是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合法的暴力措施。按照这一标准,美国是“充满暴力”的经济体。当今,美国有千万家企业和几十万名律师。地区法院的案子堆积如山,每天都有 1000 多起民事诉讼需要处理。

工业革命之前,农民自己种粮食、建造房屋、做衣服。工厂取代农庄之后,人们不再自给自足,迫切需要“钱”才能够活下来。这种对财富体系的完全依赖不同于以往的自给自足,改变了所有的权力关系。

暴力当然没有消失,但在 300 年的工业时期里,财富成为激励劳动力、控制社会的主要工具,暴力的形式和功能便随之改变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工业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都比贫穷得多的农业社会更加贪婪、更加迷恋金钱。毫无疑问,贪婪在人类存在之初就已存在,但工业化进程把财富变成了权力的首要工具。

总之,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带来了暴力被系统性垄断,升华为法律和人类对财富越来越依赖。这三项改变让工业时代的社会精英越来越懂得运用财富而不是公开的暴力来开创这一段历史。

这才是权力转移的真谛,不仅是权力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手中,而是精英为了控制权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暴力、财富和知识的组合方式。

在古代,能读书是一种奇迹。公元 5 世纪时,圣·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他的导师——当时米兰的主教圣·恩布路斯,说导师的知识极其渊博,可以做到不动嘴唇阅读。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绝技”使圣·恩布路斯被视为那时候全世界最聪明的人。

3、第二十八章 屏幕时代

包容多元化是分众化社会的首要任务,其中包括容忍难容的人和事,直至达到某个临界点。有些宗教是普世的,希望能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拯救每一个人。这种宗教可以和民主相容。甚至那些坚持干涉信徒生活的宗教,只要对非信徒不进行干涉,便不与民主产生冲突。

和民主不相容的,是那些结合了极权主义和普世主义的宗教(以及政治意识形态)。这种运动和民主的所有定义都相冲突。然而,当今世界里,一些快速增长、最强大的宗教运动恰好展现出这种致命的组合。

4、结语 自由、秩序与机会

知识已成为所有人最高质量的权力来源,在飞逝的每一纳秒中都越来越重要。因此,最重要的权力的转移不是从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机构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人、政党、机构或国家,而是当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冲向明天时,深层的权力三角中,暴力、财富和知识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转移。

5、第一章 主要的竞争

从最简单的观念出发,农业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工业革命是第二个大突破,这些都不是断续的瞬时事件,而是以一定速度进行的变化浪潮。

在第一次浪潮出现之前,大多数人生活在经常迁徙的小团体中,以采集、渔猎、畜牧为生。大约在 1 万年前的某一时刻,农业革命开始了,它缓慢地横扫整个世界,形成了村庄、部落、耕地及新的生活方式。

17 世纪末,第一次浪潮还未结束,工业革命便在欧洲爆发,掀起了第二个全球变化的大浪潮。

在本书中,为了方便讨论起见,我们把第一次浪潮时代定为始于约公元前 8000 年,然后一直主宰着世界,直到 1650—1750 年。之后,第一次浪潮失势,第二次浪潮继之而起。第二次浪潮的产品——工业文明继而主宰地球,直到达到顶峰。最近的历史性转折点约在 1955 年开始出现于美国——此后 10 年内,白领和服务业就业人员的人数首度超过蓝领人数,同时计算机、商用喷气式飞机、避孕药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新发明风靡一时。在这一时期,第三次浪潮开始在美国蓄积势力,然后在不同时期登陆其他工业国家,如英国、法国、瑞典、德国、苏联和日本。今天所有科技先进的国家都受到第三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落伍的经济和制度之冲击。

拥护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的人士之间的冲突已经像电流一样穿过每个国家的政治领域。

6、第二十四章 历史的洪流

保守的美国新教刊物《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在一篇文章中清晰地揭露了这一文化多样化的过程。该刊编者说:“许多基督徒对于各式各样的《圣经》译本感到十分迷惑,以前的基督徒没有这么多选择。”接着是一句一语双关的话:“《今日基督教》认为,没有一种说法是‘标准的’。”即使在《圣经》译本和宗教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单一标准的观念也已经落伍了。我们的宗教观和喜好一样,越来越不统一、不标准。

这种改变的结果使我们得以远离第二次浪潮直线发展的趋势,不致陷入赫胥黎和奥威尔笔下泯灭个性的社会,反而朝着更丰富的生活形态及更独特的人格迈进。

第二次浪潮带来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及全国经济的观念。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管理工具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资本主义地区的中央银行和全国经济政策,今天这两套工具都一无是处,企图支配这一制度的第二次浪潮经济学家和政客同感困惑不已。虽然人们并不乐见这一情况的发展,但是全国性的经济体系径自分裂成区域性的地方组织,各自处理其独特的问题。美国的“太阳带”、意大利南部、日本的关西等地区并不像工业时代一样日趋划一,反而在能源条件、资源、职业分布、教育水准、文化和其他关键因素方面逐渐分化。同时,许多区域性经济体系已经达到 30 年前的全国经济体系的规模。

政府未能认清这一事实乃是其稳定经济措施失败的主因。企图以全国性的增减税赋、控制货币和资金及其他划一的政策来对抗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结果只会使情况更为恶化。

人们逐渐领悟到,经济规模有其极限,而许多组织已经超越了这一极限。企业界积极寻找缩小单位规模的方法。新科技的诞生和服务业的蓬勃,使得企业营运规模大幅缩减。传统的第二次浪潮工厂和公司,在一个屋檐之下容纳成千名员工,今日在科技先进国家里,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过去。

1974 年,全美配有加油枪的加油站只占 8%,到 1977 年升至 50%。在德国 33 500 个加油站中,有 15%在 1976 年转为自助服务方式,这 15%的加油站的售油量占全国的 35%,该行业专家指出,不久即可达到总售油量的 70%。消费者再度取代了生产者的地位,变成产消合一者。

10 年前,美国只有 30%的电器工具卖给自己动手的人,70%都流入木匠和其他技术工人手中。在短短 10 年内,这两个数字完全对调:现在有 30%卖给专业人员,70%流入自己动手的消费者手中。

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幼稚地想“开发”一种第一次浪潮国家,使用的却是完全不协调的第二次浪潮战略:批量生产、大众传播、工厂式教育、英国式议会政府、国家组织。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要想成功施行这些战略,就必须击溃传统的家庭和婚姻习俗、宗教、角色安排,这意味着整个文化会被连根拔起。

第三次浪潮文明正好相反,其拥有许多特色:分散式生产、适当的规模、可再生的能源、疏散都市人口、在家中工作、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等。这些活动相当接近第一次浪潮社会的模式,看起来似乎是时光倒流。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许多惊人的新发明都像是旧日回忆加了一个彗星尾巴而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