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WEB2.0把脉找钱途

原文链接:http://www.banerzhuan.com/story/690/

Web2.0 升级 Web2.0+ 检测项目

B2C

Web2.0网站(以下简称 2.0网站)似乎都已经放弃了B2C的盈利模式,知名的托管商博客中国网 http://Blogcn.com 在风投注资之后开出了新春红盘,不但宣布加大免费空间到100G,还通告把以前所收的空间服务费全额退款。由此可见B2C “无钱途” 起码在中国博客网这个个案中已成资方、创业团队以及会员用户间的共识。不过B2C毕竟是...

原文链接:http://www.banerzhuan.com/story/690/

Web2.0 升级 Web2.0+ 检测项目

B2C

Web2.0网站(以下简称 2.0网站)似乎都已经放弃了B2C的盈利模式,知名的托管商博客中国网 http://Blogcn.com 在风投注资之后开出了新春红盘,不但宣布加大免费空间到100G,还通告把以前所收的空间服务费全额退款。由此可见B2C “无钱途” 起码在中国博客网这个个案中已成资方、创业团队以及会员用户间的共识。不过B2C毕竟是传统产业里的主流意识与模式,有着太多创新与成功的案例可供探讨与汲取教训,本站既然标榜 “为Web2.0把脉找钱途”自然不鼓励在脉象不明之前就将B2C盖棺论定,我们希望在个案中析寻出B2C能够通向钱途的一条活路。

C2C

目前2.0网站仍然依托在BBS的非实时技术框架上,虽然有大量C2C的交流与互动,但是它毕竟缺乏传统C2C(如淘宝网)的利基点。譬如某一博客发布了一篇技术性的文章,他的知识财马上变成了公共财而可以被公众所“消费”,并且这个消费行为甚至可以依照消费者的方便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当消费者冀望能够和博客有所互动时他也能透过回帖、跟帖的方式进行,再一次将知识财贡献出来做为公众消费的“免费商品”。 这种2.0的传播和非即时互动最终可能让知识财得到大量的曝光率和眼球,但是它就不像一般的C2C实体商品可以在淘宝网上挂牌出售的过程中非要等到银货两讫以后,消费者才能对商品进行消费。2.0 其实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它促进了知识流的发生,然而他却不能在C2C的行为中实现商品的价值,所以在Web2.0的平台上一位博客精英或许可以赢得如雷掌声,但他不一定能够挣得一份收入。

国内有个团队似乎已经在2.0的浑沌中理出了一个头绪,也提出了一个 “威客模式”正在推动中,有关“威客模式”的探讨目前集中在 http://www.witkey.com 网站可供探寻。

1-2-1

Web2.0网站汇聚了大量的人潮,但是并不尽然所有C2C的最终效益必定发生在博客或播客类型 Many-2-Many的喧嚣与热闹中。 交友和婚配类型的2.0 网站很自然的藉由B或者C所各自发展出来的系统方法做出过滤与筛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Few-2-Few的同侪聚集以及 1-2-1 的圆满婚配这两种不同的最终效益。俗语说:「新娘娶过门、媒人扔过墙」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房屋中介费和媒人钱有它各自的属性,虽然他最终达成的是买家对卖家、新郎对新娘的1-2-1 结局。SNS的结果大家也明白,参加的人都是各拥属性的菁英份子,各自形成了似紧又松的小圈子,问题是即使网站掌握了圈圈的属性与爱好如果不引进第三方的商品或服务,好像光凭这些眼球、口舌与耳鼓的活动也难清楚的看到钱途。

Few-2-Few里有个新兴的网站 http://IMqun.com ,她在MSN 的平台上啸聚群圈,势头相当强劲,我们是不是感觉到了,Web Based的聊天室在此找到了2.0 的新生命?然而这究竟是 MSN 的效应还是Web2.0 的效应呢?我们认为她还会创新、还会出招,且让我们观察她往后的钱途吧?

 

软商务
 

软商务是相对于传统硬商务而言。淘宝网是一个典型的C2C硬商务模式,大家都把自己的商品放置在平台上进行出售,或者进行交换,商品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想象一下,现有的博客、播客、威客的原创个人或团队,除了在平台上与大家交流,还想把自己的内容作品或经验创意转变成实际收益或者说是变成钱,是否可以借助类似于传统硬商务C2C的模式理念,让原创的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在固有的平台上,即时的实现自由交易、交换或者合作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交易可以看作是软商务。全新的领域,交易商品上区别于传统硬商务产品,可谓井水不犯河水,更让我们值得期待。
http://www.EnglishPod.com 正在尝试着将教育培训与播客相结合,创建一个用户随选培训的教学平台,语言知识成为有价商品。创新!使他成为2005年度中文播客评选最佳教育类播客中名列第二。相信名利双收之后,她一定还有新招,让我们拭目以待!

硬信用

拥有近一亿的网络人群,中小企业约2500万,基础硬件日趋完善,《电子签名法》提供法律保障……一切迹象表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茁壮发展已经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这个东风,仍是老生常谈的“诚信保障”即“硬信用”。阿里巴巴推出的诚信通为B2B的交易提供安全,慧聪“买卖通”网上贸易平台便在认证机构上选择了全球最为优秀的邓白氏,无不显示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前进步伐。淘宝网现行的C2C 买卖双方互相评介规则,规范了交易流程,以大大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进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商务环境。

电子商务,“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核心,“硬信用”就是“灵魂”。我们这里还得介绍一个 b2b 硬信用的推动者 http://www.315.com.cn

热媒体

2.0+ 框架里最重要的关键思维在于一个媒体型态的新定义 – 热媒体。

我们所定义的”热媒体” 就是:两边都是真人,能够媒介即时互动促成交易的媒体。

有人会问,「因着Web2.0的人潮而水涨船高的”富媒体”究竟是个冷媒体?还是热媒体?」、「2005年为创造Google了将近人民币480个亿的关键词广告是冷媒体? 还是热媒体? 」

按照我们所下的定义,显然这两者都不能算是热媒体。 因为「富媒体」毕竟只刺激了了眼球和意识的活动,而关键词广告提供的只是一个冰冷的超链接,这些媒体和达成交易以及后续伸手进荷包掏钱的活动都还有个很长的距离。我们认为,黄页电话簿和报纸的分类广告反而是热媒体,因为这两种媒体一般都刊登着电话号码,距离一段真人对话的实时互动不过是咫尺之间的事情罢了。我们还认为:一般的电视广告不算热媒体,但是购物频道却是热媒体,因为购物电视通常都准备了充足的电话线路和接线人员,只要电话一拨通,多半就是能够马上成交的。「超女」的节目,虽然有了短信的互动,但它不是一对一的实时互动,顶多也只能算他是个温媒体吧!

Google 来到中国很快就发现了,2500万的中小企业里的95%根本连个网页都没有,它的蜘蛛根本接触不到有关这个群体的任何信息,广大的受众即使从关键词广告这个「冷媒体」管道接触到的也不会超过总体的5%的有关信息。所以Google.com 搜罗了传统黄页电话簿里面的信息,开办了一个本地化检搜信息的网站 http://bendi.google.com , 在这里,从互动媒体的角度来看,有了地址、有了地图虽然内容是比传统黄页电话簿增色不少,但是落实到商机的掌握,最后还是少不得要靠电话号码的提示来增加一点温度呀!

从互联网的技术应用面来分析,当今应用最普遍的实时通(IM)就具备了热媒体的条件,完全符合我们为热媒体所下的定义,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实时通的热度绝对可以超越电话在上一个世纪里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