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栏目
不少读者表示虽然《新玩意》栏目读得还算过瘾,但同时也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Voyager_1:《写出我心》
如果希望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写作的技巧和手法之类,大概会失望而归,因为这本书几乎没有写到任何写作的方法论。但如果你正处在想写未写、能写却觉得写不好、写过一些却因为拖延没能继续写的状态,那么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作者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是一名诗人、画家、作家和书写教练,1986 年出版的这本《写出我心》中倡导的「用写作来修行」,是她禅修多年的核心体悟,也是她往后多年开办「真正的秘密」写作营的核心理念,这一切最终也让她成为了世界级的写作名师。
习得性的技能往往可以用「道、器、术」来做个贴切的比方,拿写作来说:让你知道写作是由心而发,在你心中的念头,无人能帮你写出一篇佳作,讲求的是「道」;教你运用纸笔、电脑甚至软件来更好地写诗、散文或小说则是在传授「器」的使用方法;最后才到我们熟悉的描述事件时尽量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的小学作文技巧,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写作书题材,也是最泛泛而不可论的「术」。真正的大师不会教你「术」,而会将你指引到你的「道」上,娜塔莉就是这么做的。
事实上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从「初写者的心、笔和纸」、「堆肥」、「别和苍蝇结婚」等章节标题中,你只能窥见一点不明所以的关键词。但娜塔莉设身处地给你讲述的各种经历、思考,穿插了她或其禅师的妙语和人生体悟,足以让你心中激荡起写作的激情,脑中迸发出对写作这份修行的思考,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写作老师。
比如「堆肥」这章就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娜塔莉将我们的身体比做垃圾场,我们每天的生活流水账都是在堆砌写作土壤和肥料,经历足够丰富,我们产出的时候才能有所挖掘,没的写的前提是堆的还不够。
我称此为「堆肥」。我们的身体是垃圾堆:我们收集经验,而丢掷到心灵垃圾场的蛋壳、菠菜、咖啡渣和陈年牛排骨头,腐烂分解以后,制造出氮气、热能和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的诗和故事文章便从这片沃土里开花结果。不过,这并非一蹴而就,而需假以时日。不断挖掘你生命里的有机细节,直到有些细节从杂乱无章的思绪垃圾堆里筛下来,落到坚实的黑土上。
这比教会你用一本本子来摘抄他人的好词好句不同,那仍然停留在术的层面——教你模仿写出定式的好句,这里告知你的是——写作的素材来源是每一天的积累和经历。
片桐老师说:「小小的意志力成不了事,必须拿出庞大的决心。庞大的决心并不单单只有你在努力,它意味着整个宇宙都在背后支持你,与你同在——鸟儿、树木、天空、月亮,还有十方。」在堆了许多肥以后,你与星辰、当下那一刻,或饭厅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豁然结盟了,你的身体张开、说话了。
书中穿插的禅师的大道理一点也不让人反感,反而让我读书的过程变得更加美妙。我愿意将这些精妙的句子、有禅意的思考划线,当我再翻看这本书时精炼的词句在我心中越刻越深,写作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我们必须持续堆肥,使它更肥沃,好让美丽的花朵能从沃土中绽放,并让我们的写作肌肉强健有力,在宇宙穿行而过的时候,我们可与它同游。
而真正精妙的是贯穿全本的写作基础论。那些无比华美的诗篇、令人拍案叫绝的悬疑小说,都不是作家闷头写出来的。我们的大脑只是灵感的收集器,把它想象成一片芦苇丛,我们堆肥是为了让自身思想的芦苇丛更加密集,当灵感的风从我们身体穿过,只有足够密集和强壮才能捕捉到那无比精妙的伟大一刻。
@斯利普固:《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心情沉重的书。
读之前先看书名,甚至连作者名字都没看,我以为讲的是当下网络购物盛行、人们在工作拿钱、在直播间、促销打折等诱惑下成为月光族,甚至是借助消费贷满足购物欲,最终成为新时代下的新穷人……这样贩卖焦虑的无脑畅销书。
完全不是啊!!这是一本完成于 2004 年的「严肃文字」。(书中每一个短篇都有尾注及引用,我觉得这就是比较严肃的文字了吧)。
以下,就在我只读了一遍,且越读越震惊的情况下,尽可能把依稀记得的琐琐碎碎罗列下来。
依靠工作伦理而让人们去工作
工业革命后,工厂逐渐变多。劳动者到了工厂,靠自己的劳动时间,来换取收入,用以生存与生活。彼时,存在着一种「工作伦理」,即在这个社会存在,就要去工作。不工作,是懒惰的。资本与资本家,就是要不停的榨取劳动者最后的剩余价值。那时候出现了一种说法,工厂就是一座「圆形的监狱」。
西方存在了一段时间(或者现在依稀存在)「福利社会」。这本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是说明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特质,即我们不抛弃自己的同类。我们要共同承担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我们不抛弃后面的人。然而本书在剖析与阐述「福利社会」时,把其形容为,资本家在培养潜在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当劳动力不足的时候,资本靠培养更多潜在的劳动力来补充不足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使得工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在劳动力稀缺的市场,只能通过更高的溢价去雇佣,这显然是不利于资本最大化的。
在这一时期,据作者所言,人们靠着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工作伦理」,来驱使这人们去工作。不工作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显然,这个价值观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却是雇佣方希望社会所存在的一种普遍观念。只有人人都想去工作,劳动力市场才会充沛,雇佣方才会有的选,并且有的压榨。
依靠消费主义让人们去工作
后来,生产效率在提升,在科技与技术发展的结果下,工厂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相对而言,资本也开始倾向于不去投入原有「福利社会」的支出。因为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也就不存在说从社会的底层去培养潜在的优质劳动力了。另一方面,「福利社会」对于福利的发放,一直都有一个政策审查(按国内我理解为是否有收入来源,算不算低保人群,是不是残障人士等等申领补助的条件)。这就代表着,为福利社会缴纳支出的人群,并不一定能够肯定获得福利社会的回馈。相比较寄希望于共建一个福利社会,人人都能生存生活,中层及接近底层的人也许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工作)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也更不愿意从自己的收入中扣除一部分使得实际收入更低。因此,后来的新政策中(应该是在英国),削减福利的提案往往更容易被通过。
当过去的「工作伦理」慢慢不复存在,市民的生活也逐渐变好之后,是什么让大家还要继续工作呢?资本逐渐找到了新的方向,消费主义。
人们工作获得了收入,可支配的收入拿去消费的结果,体现在了一个人的吃穿用度上。而这个消费的结果,往往开始体现这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 A 买个 300 块的包,能用,是个包;
- B 买个 3000 块的包,能用,是个好包;
- C 买个 30000 块的包,能用,是个好贵的包。
同样都是买个包,但是从结果上,消费的行为体现了这个人的购买能力,也就体现了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当然,也可以说,在买得起 30000 块的包的情况下,去买 300 块的包,这也是一种消费观念,此情况比较个性化,在统计学意义上就先不提。只是说 一种相对普遍的,商家或资本希望形成的消费观念 。例如在宣传上高价格不仅仅代表了高品质,还有高贵、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等等联系在一起。仿佛你花了更多的钱,你就是更能成为人上人。
资本更倾向于投入如何引导人们更多的消费。消费既可以消耗掉工业生产品,也可以消耗掉市民的收入,然后他们又要去继续工作,去生产。资本找到了能让自己转起来的方法,并且,资本依靠日益提高的生产力,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
被抛弃的「新穷人」
这时,社会的底层,就是被抛弃的一群人,也就是书名中的新穷人。
在过去,「穷人」可以依靠社会福利勉强生存。而现在,社会慢慢不再提携他们。于是他们开始「不得不」去做一些擦边球的行为来生存。然后被政策法规抓起来,关进「方形的监狱」。这一批人,是被遗弃的,人们不希望看到他们,只要他们不要惹事就好。倒也不是说要为不良行为开脱,只是说,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帮扶底层,也是有利于自己的稳定,某种意义上吧。
作者来自英国,我只在他的叙述下,也许可以一窥他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在作者的论述下,社会很功能化的划分了资本、工厂、劳动力、潜在劳动力、穷人等,而不是工人、医生、父亲、文书等。「人」这个概念,成为了这个社会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各种群体,对资本来说,是优质劳动力、一般劳动力、潜在劳动力,或者是可以抛弃的那部分都不算劳动力。
看书之前,本想说在诱惑重重的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下,也会嘲讽自己是个穷人。但是看完此书,通过对真正社会底层(很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描述,才真正的感受到,社会是一个冷酷的不停运转的机器。个体在这其中,会显得很渺小。
@潘誉晗:《大唐狄公案》系列:既然读,就读最好的译本
古代公案能有谁?大唐狄公第一人。
——荐上海译文出版社「大唐狄公案系列」
虽然对于「元芳,你怎么看」这个梗耳熟能详,可其实《狄仁杰探案》这部剧集,我才看过一集,纵使高中音乐老师曾在课堂上对这部剧进行了大力褒赞,可我依然没太大兴趣。所以对于这一系列的小说,一开始我也是兴趣缺缺的。大概也因为这样,即使在 2020 年 3 月购买了第一辑之后,我也没有第一时间阅读。因为当时我先大致翻了一下,发现整体风格似乎略文言文式,我不是喜欢阅读文言文体裁的人,用文言文的风格来描写推理故事,当时我在心里的设定就很直观又缺心眼了:这本书一定很难读。
之后终于鼓起开读的勇气是在三个月之后的 6 月 17 日,读完第一本《黄金案》之后简直是相见恨晚,恰好当时第二辑也出来了,便也立刻下了单。
于是从 2020 年 6 月 17 日起到 7 月 14 日(实际阅读时间为 16 天),我把两辑共十本「狄公案」系列全部读毕。现在回想起那半个月跟着狄公一起断案的时光真的是紧凑又美妙,导致读完之后总觉得缺了什么。而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被狄公的聪慧、果断所折服之外,我更是对作者高罗佩先生所钦佩不已。这一位曾经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一起「交流和探讨过侦探小说的创作问题」,并且收到莎婆书信表示「非常喜欢」,通宵十五种语言的荷兰外交官,之所以以中国官员为主人公写了这一系列故事,只是因为他想让中国的作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当时在中国与日本的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翻译拙劣的西方三流惊悚小说,我看到这种情况,便下定决心要亲自实践上面提到的尝试,主要是为了向东方读者证明,他们本民族的古代探案文学种拥有何其丰富的现代侦探小说素材。」所以可以说,前十本狄公案,我怀着又佩服又羞愧的心情读完,接着便期待着第三辑的到来。等了一年之后,去年暑假终于等到了第三辑的预售,9 月 2 日收到书之后,我又用了 7 天时间读毕,至此,已出的三辑《大唐狄公案》系列全部读毕,期间趁着这一段兴奋劲关注了一些不同译本的信息,确实可以说,由张凌老师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大唐狄公案》是系列的最佳译本。
文字优美,译者用尽心思
张老师这版译本其实有一个很美丽的故事。超级狄公迷的张老师当时发现市面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有出入,于是就自己尝试着翻译并发在了网上。因为翻译得好,她的「民翻」被上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看到,之后就帮她投稿联系了上海译文出版社,于是后来,也有了她所翻译的十五本作品。而这一个系列的《大唐狄公案》,可以说是高罗佩这一系列小说的「真命天子」。
诚如前文所言,张老师译版的狄公案是偏向于文言文式的,可即使是不这么现代的语言,因为用心的缘故,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完全不会有障碍,反而感受到了那一份良苦用心。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第一辑的《铜钟案》的第 65 页,有这样一句话:「他们常会遣人抬一肩舆,专程送来谢礼。偶有疏漏遗忘的话,灵德法师便会派人去问那妇人传话,提醒她莫要忘了回报敝寺的恩德。」而在读客文化出品的《铜钟案》里,这一句段话的翻译版本为:「有时候,他们还以轿子抬着礼物送上来呢!当然,如若本寺的美意被忽略了的话,方丈会请人捎信给那妇人,提醒她欠本寺的情分。」
简单一句话的翻译,轻易分出了高下。而当时更令我在意的,其实是当时的我是不明白「肩舆」究竟是什么的。查阅之后发现也是轿子一种之后我很感慨涨了见识,张凌老师迅速回复说其实轿子也可以。不过仔细想想,「肩舆」这一种类型最符合《铜钟案》这一本的故事发生的背景。
对于文字的考究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另外隐藏的点就是上译的插图,也是张老师进行了多方查证和筛选。因为疫情的愿意,所以第三辑出版之后身在国外的张老师并不能第一时间收到样书,于是在私聊的时候她麻烦我把几幅插图、跨页图甚至是插图列表给她看看,当时看完之后她特别开心:「放心了!这个中间要留出空隙来才对。」「《中秋案》这张跨页图,是我找了五个版本才发现的最佳效果。」「找了五个版本」,这样的热情和用心确实令人敬佩。
尊重原著,没有删减内容
除了遵循「信、达、雅」,上译这版《狄公案》最值得推崇的一点就是没有删减内容,是现在市面上最完整的版本。《狄公案》还没有公版之前,一开始在市面上比较有名的版本是由陈来元和胡明联合翻译的版本,原本由南海出版社翻译,后来出了果麦天津版,而这一版本,对原版的内容进行的大量的删减。北京联合出版社后来也出了《大唐狄公案》的全译本,据估计比较,陈胡版的版面字数比北京联合出版社的全译版少了约 22.6%。
不同版本字数差距对比(图源蓝色木 Lyceum 公众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崔子涵同学在完成自己的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曾采访过张凌老师,张老师之所以最后选择翻译《狄公案》的契机,就是因为 2011 年在美国偶然借阅到的《柳园图》英文原本,和她当年阅读到的中文版(就是由陈、胡二人翻译的)有较大的出入,甚至有情节在中译版中有大量的删减和改动,于是,在购买并阅读完全部英文版的小说之后,产生了「要让与我同样喜爱此书的中国读者得见完整的原貌。」的念头。
对于外国小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会多考虑翻译的问题,可其实,是否出了全本,也应该在我们选择的日程上被重视。正是上述这两个主要原因,如果有小伙伴们对这一个系列的故事有兴趣,对中国古代的公案故事有兴趣,那一定要选择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大唐狄公案》系列。毕竟既然要读,我们就读最好的译本。
@宇宙浪费指南:《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本书作者上野千鹤子并不是籍籍无名的作家,她凭借《厌女》一书成为在中国备受欢迎的女性主义作家,不同于前作, 这本《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是她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可以视为一堂「零基础女性主义课程」,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在与田房永子的对话中,上野为我们离清了何谓女性主义、普及了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也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
提到从零开始,书里上野有这么一段话,她说:
有时候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站得高看得远啊。不用什么事都从零出发,完全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我们这一代也得到了上一代大姐姐们的扶持啊。所以,看到我们的经验没有传承到下一代,我感到十分愧疚。因为你们本来不需要从零开始。
我想这就是本书存在的原因吧,它为我们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为我们科普前辈们为女性主义做出的反抗,也传达给我们她们关于父权、关于两性、关于社会的洞见与思考,它教我们如何用女性主义的角度去思考婚恋、工作甚至是育儿等问题,在书中两位女性主义者的对话中,能启发并鼓舞我们省思自己。
本书信息量很大,谈论话题很多但却并不是浅尝辄止,尽管受篇幅限制,很多话题也没有展开的非常深入。书中不乏很多犀利辛辣的表达,比如当提到母女关系时,上野说:
我的母亲也对我说「要学会一门手艺」。她可能把自己没能走上的人生和放弃掉的选择寄托在了女儿身上。至于「要结婚生孩子」,可能是希望你不要否定她的人生。相当于双重枷锁啊。
这段话回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也让我在处理「催婚」话题上有了另外的思考角度。
在上野老师传授女性主义的斗争方法时,她也提到了「当事人运动」的概念:
他们会故意乘坐轮椅进入通勤高峰的电车或公交车,还会要求工作人员「把我抬上楼梯」。现在几乎每个车站都有电梯,这就是他们的运动成果。就算被谩骂、被嫌弃,他们也坚决为自己的独立和权利做斗争。
因为拥有共同的敌人,于是能够联合少数群体进行当事人运动,形成共同斗争的状态,的确是个很好的思路。
提到婚恋关系,上野和田房也分别从未婚与已婚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
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清晰明快,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女性主义启蒙书。女性主义并不是只关乎于女性这个群体的事情,讲的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它关乎所有的弱势群体,残疾人、老人、儿童等都包含在女性主义的范畴内。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关乎所有人的事情。
诚如上野老师所言,如果没有人扔石头,平静的水面就不会翻起波浪。只要翻起了波浪,被影响到的人就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把它传播下去。那就请读一读吧,传播下去。
@jindunwaiting:《人有病,天知否》《故国人民有所思》
《人有病,天知否》(以下简称「《人》」)副标题为「 1949 年后中国文坛纪实」,《故国人民有所思》(以下简称「《故国》」)则是「 1949 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两本书均关注「文人往事」,所涉人物众多,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沈从文、汪曾祺、俞平伯、丁玲、老舍、赵树理、冯友兰、马寅初、陈垣之外,还有周培源、汤用彤、王瑶、冯定、蔡旭等等。从副标题就可以看出,《人》所记录的多为文学大拿,《故国》则不限于文学界。但无论所记载的对象为谁,其主旨都在 从一个个知识分子的个人际遇窥探现代历史脉络,了解过去、反思过去、照见当下、面对未来 。
二书的体例均是「 口述史 」,虽是口述史,但不同于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并未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个人故事。由于书中所涉人物大多已经故去,只得采访与其相关的人物,翻看传主本人留下的原始材料,抽丝剖茧,缀连成文。有 文章 称作者陈徒手为「知识界的『盗墓者』」,因「1990 年代,陈徒手在中国作协档案室用纸笔抄录了几十万字的档案」,在禁止摄影的档案室,以纯纸笔方式记录这些材料,可以想见其难度之大。有序为证,作家王蒙为《人》一书 作序 ,引述其中一段如下:
陈君的文章就是现当代中国的重要的人证。而且他的文章写得细,生动,材料挖得深而且常有独得之秘至少是独得之深与细,他的文章十分好读。读着读着『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至少是一点点风雷。
想来,这样一本口述史,不仅仅可以窥见传主 49 后的心路历程,也能窥见作者本人的重重心事。
书本之内,二书均记录了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中的沉浮过往,依我看,给两书起一个共同的名字不如叫做「被运动风波裹挟的往事」。作者以事实为基础,让读者看到不少秘辛。在上一场运动中如鱼得水的,在下一场运动中却身陷囹圄;在上一场运动中风光无限的,在下一场运动中却无端丧命;在上一场运动中隔岸观火的,在下一场运动中却不得不表态站位、但求苟活。当然,每一场运动中都有诸多牺牲者,也都有幸存者,这些幸存者的信念与理想一次次动摇,挺过一场场运动后,手中的笔再也写不出恢宏巨著,脸上的嘴也渐渐趋于沉默,这样的人,是沈从文,也是丁玲。
这两本书无意于当时的「社会心理」,但书本之外,也让人看到了「巨大环境变化下的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这不禁让我想起「 斯坦福监狱实验 」所揭示的「 路西法效应 」,1970 年代,这场实验使得 津巴多教授 名声大噪,虽然实验中的看守和囚犯都明确知道这是一场实验,但在规则、角色、环境的多重影响下,他们还是表现出与现实中类似的作恶的行为并产生了心理的创伤。好人究竟是如何变成恶魔的?除了人性本身的盲目服从外,规则、角色、群体情绪化、去个性化等等因素也掺杂其中,把一个正常人推向恶的边缘。有执着于善念、固执于善行者,那可能是无序社会的第一批「失败者」。同样,历次运动让人无法捉摸社会的秩序和边界在哪里,人们不知道究竟如何行事才能得以保全,那么,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能行走在善恶的边缘,一旦失足,便滑向无序,一旦站错,便堕入虚空。至于运动之后的幸存者,「愧疚」是常见的心态,因为「别人没有活下来,奈何偏偏是我」;「失语」是常见的状态,因为「无论说什么都有风险,不如不说,不如不写」。而为此付出的巨大的社会代价,则需要几代人来弥补。
也许,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进行一场场实验,一声命令,既可让万千英雄奋不顾身,也能让无数小民深陷水火。边界在哪里,人性的尺度在哪里,这是我们应当从书中了解和感知的。毕竟,我们读这些非虚构类的书籍,一是为了解些历史事实,窥见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不同选择与不同境遇,二是为了反思自身与当下,设身处地的想想自己在当时的环境下可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正所谓,以史为鉴。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完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1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来源分类:A重要
文章日期:January 26, 2022 at 09:51PM
收藏日期:January 26, 2022 at 09:51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