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oy : 自行车棚效应:我们为什么在小事上纠结,却对大事视而不见?

本文转自: https://limboy.me/posts/bike-shedding
仅做个人收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_image?href=%2F_astro%2Fbike.BA0EiuZl.jp

想象有一个金融委员会会议,讨论三点议程,要点如下:

  1. 耗资 1000 万英镑建设核电站的提案
  2. 价值 350 英镑的自行车棚提案
  3. 年度咖啡预算 21 英镑的提案

会发生什么?委员会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通过了核电站提案。它太高级了,谁都无法真正深入研究细节,而且大多数成员对这个主题了解不多。即使有人了解,解释起来也非常困难。

讨论很快就转移到自行车棚上。在这个议题上,委员会成员可以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都知道什么是自行车棚以及它是什么样子。一些成员开始就屋顶的最佳材料展开激烈辩论,权衡可能的选择。他们讨论自行车棚的时间远远长于讨论发电厂的时间。

最后,委员会讨论第三项:咖啡预算。突然间,每个人都是专家。他们都了解咖啡,并且对其成本和价值有强烈的认识。在人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之前,他们讨论 21 英镑咖啡预算的时间比发电厂和自行车棚加起来的时间还要长!最后,委员会没有时间了,决定再次开会来完成分析。每个人离开时都感到满意,为谈话做出了贡献。

这个故事是帕金森在 50 年代提出来的,被称为「帕金森琐事定律」或「自行车棚效应」。其要点是:话题越简单,发表意见的人越多,讨论也越深入。而对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事,例如核电站,甚至不会尝试表达意见。总结一句:人们更愿花时间在简单的小事上,而在重大复杂的问题前草草了事。

系统一与系统二:我们的大脑喜欢简单任务

《思考,快与慢》一书中的「系统一」和「系统二」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心理。系统一是我们大脑中的自动模式,擅长快速、直觉反应,不费脑力。它是帮我们处理琐事的好帮手,却不适合深思熟虑。相比之下,系统二则负责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但它启动起来费时费力,不是我们“下意识”就会用的。

自行车棚的问题之所以那么吸引人,是因为它简单,人人都有话说,系统一完全能胜任。但真正重大的项目,比如一栋楼的整体预算、结构安全这些问题,太复杂,系统一根本应付不来。于是,大脑下意识地选择“避重就轻”,将精力转移到自行车棚这类小事上。小事有一种假装参与感的安慰——我们觉得自己有所贡献了,哪怕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为什么「自行车棚」让我们痴迷?

究其原因,是因为自行车棚代表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区”。在会议中讨论一个自行车棚的建设方式、颜色,参与者可以迅速提供意见,获得一种控制感和掌控力。这种参与感有一种立即的满足,它让人觉得:我可以主导这个细节,我的意见是重要的。反观那些需要系统二深度分析的复杂问题,听上去就容易让人感到无力,甚至恐惧。大脑自然会倾向于选择让人舒服、轻松的领域,而避开那些让人头疼的大事。

与此同时,自行车棚效应也揭示了我们的“从众心理”。在一个群体中,小事讨论容易形成共识——你说黑色好,我觉得灰色也不错,很快大家就能找到一个共同点,觉得“和谐”。但一旦讨论涉及到真正影响全局的重大决策,必然会产生争议,往往谁都不想打破这种“和谐”。于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冲突和不适,大家更乐于在细枝末节上“和和气气”地交流,而忽视大局。

我们的 App 和社交媒体如何放大了这种效应?

不仅是在会议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模式也在强化自行车棚效应。现代 App、社交媒体、游戏,甚至新闻都在迎合我们的系统一。它们通过即时反馈、情绪化内容和算法推荐,让我们沉迷于短期的、简单的信息。刷社交网络时,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轻松、引人注目的内容,而对真正重要的信息或深度思考敬而远之。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适应了这种“快餐式消费”,开始习惯性地规避复杂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小事的无限纠结和讨论。

在这种环境下,自行车棚效应被放大了。面对短暂的成就感、娱乐化的内容,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少地启用系统二,更难在重要的问题上花费精力。许多讨论度极高的热点话题,其实本质上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地卷入讨论,忽视了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议题。

强化系统二,弱化系统一

为了减少对系统一的依赖,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强化系统二、弱化系统一的行为和习惯,比如:

  • 冥想和正念练习:通过冥想训练自己对当下的关注,有助于减少自动化的反应,增强系统二的控制力。
  • 刻意练习批判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质疑,以增强系统二的理性思考能力。
  • 设置延迟决策机制:在面对需要快速做出的决定时,刻意设置一个短暂的等待时间,让系统二有时间介入,避免系统一的冲动反应。比如要去拿手机时,等 3 秒,看是真的需要,还是一个下意识的行为。
  • 学习新技能:学习需要逻辑和分析的新技能,比如编程、复杂数学问题等,可以有效锻炼系统二的能力,提升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效率。

我最近在实践的一个小技巧,成本不高,效果不错,就是不把电子设备带到卧室(除了 MBP),避免在床上刷手机,让大脑有更多时间休息,与自己建立连接。

如何逆向利用自行车棚效应,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目标?

既然自行车棚效应源于人们对小事的关注,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工具。毕竟,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对小事的投入”来完成一些困难的、有价值的事情,那这个效应就能为我们所用。

1. 将大任务拆解成“小自行车棚”:面对复杂的任务,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多个小目标。让自己每次只专注于一个具体的小事,这样既能启动系统一,增强完成感,同时又让系统二有机会在需要时参与进来,理性分析。

2. 利用小成就感,积累完成动力:当我们完成了一个个“小自行车棚”任务时,系统一的“即时成就感”会帮我们维持动力,而系统二则可以在长远规划上给予支持。比如,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每天完成一点小目标,逐渐构建整个知识框架,最终达成难以企及的成就。

3. 把目光聚焦在核心小事上:我们可以让自行车棚效应集中在那些重要任务的小步骤上,而不是无关紧要的琐事上。这样可以在核心问题上逐步前进,确保每一步都为最终目标服务。

化繁为简,以小步成大成

人们总是倾向于轻松、简单的选择,这种倾向并非一无是处。它给我们提供了积极的参与感、即时满足和短期成就感,只是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合理利用这种心理机制。通过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琐事转移到更具价值的小目标上,最终可以从“纠结小事”变为“步步为营”,以小步成大成。

下次你在纠结一件小事或对网上的争论上头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真的重要吗?” 或许,通过把“自行车棚效应”转化为有利的工具,你会发现自己更愿意投入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中,最终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最后,还有一个小妙招,是很多年前我不知道在哪里遇到,一直留着的一段话:

朋友们,我的一点切身经验,,如果你觉得某个任务让你特别焦虑,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直接去做这事,什么都别管,就是使劲做,努力地推进其进度,这棘手的事情在进度上每发展一点,你的焦虑就会少一分,同时你的焦虑越少,推进的速度也就越快,只要咬紧牙关,不停地推进,总会有解脱的那一天,而且你每完成一个棘手的任务,你或多或少都会比之前牛逼强大那么一点,这件苦差事总是会改变你一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