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陈年

原文链接: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4583


和陈年聊天,每次都有些收获。他的人生有两面,一是文化人,一是商人。


他无疑具备商人的嗅觉:大学没毕业,他就进入社会,做过钢材生意,当过建材信息搜集员,1997年受席殊之邀,担任《好书》的主编,从此踏入书业。在中国图书商报创办《书评周刊》之后,他于2000年加盟卓越。4年时间,卓越成为书业和互联网业的黑马,并于04年被亚马逊收购。05年5月,陈年离开卓越执行副总裁的职...

原文链接: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4583

和陈年聊天,每次都有些收获。他的人生有两面,一是文化人,一是商人。

他无疑具备商人的嗅觉:大学没毕业,他就进入社会,做过钢材生意,当过建材信息搜集员,1997年受席殊之邀,担任《好书》的主编,从此踏入书业。在中国图书商报创办《书评周刊》之后,他于2000年加盟卓越。4年时间,卓越成为书业和互联网业的黑马,并于04年被亚马逊收购。05年5月,陈年离开卓越执行副总裁的职位,创办了一家游戏货币交易网站,开始捕捉下一个机会。

不过,在私人生活里,陈年是个地道的文化青年。他的藏书和藏碟,在记者和IT圈里声名远播。有次我说《太极旗飘扬》不错,陈年说我的水平和“清华的XXX差不多”,意思好像是张东健的片子没法看。自以为品位不差的我,差点没找个洞钻进去。当然,通过他,我也知道了林权泽。

06年,陈年发表具有个人自传色彩的《归去来》。这家伙,终于凭一本小说,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人。

作为一个曾经的书业工作者、一名文化人,陈年应该对各种新观念了如指掌。不过,当我向他提到《长尾理论》时,陈年一脸茫然。当我一条条背诵安德森的理论时,他马上凭借多年的书业经验,开始提出质疑。

即便已经离开卓越一年半,陈年依然认为,在中国,按媒体方式经营网上书店是必由之路。长尾理论那条长长的尾巴,或者说销量很小的图书究竟有没有商业价值,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小品种集中推广VS大而全的亚马逊

经营卓越时,陈年曾总结过他的起步策略,“在2001、2002年,我们发布的所有东西是非常媚俗的。我对员工们说,商务印书馆的书绝对不能进卓越网。我就是希望把通俗和畅销放大到极致。”

这个观点至今也没有太多变化,陈年认为,在互联网上开书店,本质就是媒体营销。许多电子商务网站都学亚马逊,有数量巨大的产品种类,网站页面上是简单的分类,但陈年负责卓越网时,却把它当作一个媒体。用首页集中推广少数书籍,主题策划非常漂亮。

2000年推荐的《大话西游》,一天最多卖掉近万套。2001年,一月内卖掉价值550元的《丁丁历险记》5000多套;2002年,一周卖掉1万套老狼新专辑《晴朗》;2003年,一周卖掉1万套《哈利·波特与凤凰令》。

表面看来,陈年的设想和亚马逊的分歧在于,前者赖以成功的基础是小品种,而后者则坚持大而全的模式。但更深层的问题,是中国和美国的图书业大背景的差异。

陈年强调,中国图书产业的供应链很不成熟。“中国的图书音像业供应链体系缺乏对信息流的管理。美国亚马逊可以做到零库存,可是中国的网站做不到。原因在于,我们无法及时掌握某本书的库存量信息。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某书已经全部卖完了,但出版社在没有全部回款的情况下,也不会加印。所以,我认为只有靠小品种的策略取胜,采取预测某一种产品畅销的方式来选品,最少地减低了库存的压力。”

小众趣味VS商业炒作

除了供应链信息化的滞后,陈年认为,图书与音乐、电影的特性不太一样。“首先,在中国,书的品种比较多。而音乐、电影的创造力太差,品种少。但更重要的是,音乐、电影很简单,用的时间也很少,两个小时就看完了一部电影。看书花的时间就多了。我最近在看《唐代的外来文明》,可能要看一个月。其实任何一本书,都要花很长时间。简单说来,书是思考型的,音乐和电影是娱乐。”

陈年说他几乎看不见周围人在看书,大家买书的热情本就不高。“音乐就不一样。有的朋友通过彩铃来告诉我,哪个歌好听。甚至同一首歌,她有各个版本的彩铃。一天换好几个。在msn上,很多朋友对电影的评价也很多。你就找来看呗。而书和音乐、电影相比,共同话题就微乎其微了。我翻了翻大家热议的《世界是平的》。它不就是一个拼盘吗?全球化讨论,很多年前就挺热了。所以这些书是媒体炒作起来的东西。就像当年讨论什么全球化、后殖民,圈子里的人特别热,其实外头大家根本不关心。”

陈年自己的阅读依然精致,他只是对一般人的阅读习惯不抱希望罢了。“我在看《晚清70年》、《张国焘:我的回忆》。那天在机场,有人看我拿着《五号屠场》(美国作家冯尼格的黑色幽默小说),他都没听说过,他就看《世界是平的》。其实,一个普通人一年能看四五本书,就很了不起了。”

陈年感叹,“我写《归去来》,有个人评论说,在时间和金钱的双重焦虑下,很少有人去看有情趣的东西。这话很有道理。成千上万的书,你怎么做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最早做《书评周刊》时,恨不得人人都读黄仁宇、布罗代尔,到卓越后,问问别人,他们根本不知道。甚至有人说,黄仁宇是哪个公司的?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在个人阅读趣味和商业实践的搏斗中,陈年的结论很简单:在个人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小众趣味;而说到商业,那还是按炒作路线来吧。他说,“实践自有其步伐。”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陈年的思维还沉浸在老模式里,他的卓越好像经营着一个大书店,必须在入口处摆放最热门的新书,这里人流密集,能够产生最多的经济收益。
而近一年崛起的豆瓣,则是一种进化的书店。可以说,它是一个按用户需求而变幻的地方。走进豆瓣,每个人面对的大堂都放着不一样的书,而且有位神秘的店员会越来越了解你的要求,给你推荐意料又意外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