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flypig.org/001814.html
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北京,杨勃都经常去咖啡店里办公。摆在他面前的,除了咖啡,还有一台白色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我喜欢一些不太主流的东西。”他说。
从去年3月创办至今,杨勃的“豆瓣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聚集了超过12万名注册用户和将近5000个用户小组。而在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一支只拥有3名全职成员的微型团队。“现在豆瓣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在外面的事情也比较多。”杨勃说,最初的网站程序都是由他独立编写。但随着规模逐步扩大,日常事务也变得频繁,需要进行更多的团队协作。
杨勃把自己定位于“技术人员”。在剩下的2名全职员工中,一位负责技术,一位负责公关和市场推广。还有2名兼职员工,杨勃未曾谋面。他们都是豆瓣网的注册用户,分别身处南昌和武汉,帮忙处理一些社区和网站内容方面的工作。
是什么因素让不起眼的豆瓣吸引到数量可观的用户群?“和门户网站强大的推力不同,我们靠的是各个用户自身的拉动。”杨勃认为,以读书、电影、音乐为核心内容的豆瓣网将用户评论、社会网络和产品比价等几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这个平台上,志趣相投的网友被聚集到一起,产生互动。这些小圈子所关心的,并非那些大红大紫的畅销文化产品。但也正是这样“不太主流”的口味,让豆瓣在门户网站的强势声音之外,占据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得以不断拓展。
定位选择
杨勃在刚开始下定决心做网站的时候,焦点并不在文化产品。当时,杨勃的一些朋友时常开车去青海、宁夏等地旅游,他们提出了要沿途开客栈的计划。“你们赶快开吧,我做个网站帮你们宣传。”杨勃的随口一提,促成了他自己的首个网站计划。
2004年9月,杨勃为这个名叫“驴宗”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打算让网友在网上互相推荐喜欢的小旅店信息,或者在分享信息的过程中约定旅行伙伴。但页面做了一半,却发现这个计划太过小众。“自助旅游的人群实在太小,网站太边缘化,很难聚集人气。但是‘驴宗’本身的模式很好,如果能够找一个合适的领域,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根据朋友们的建议,杨勃调整了手中网站的定位。
“书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杨勃说,做豆瓣网的初衷,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解决个人问题。他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常看英文书,但前前后后待了10年,却很少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讨论。看书的人远比自驾出游的“驴友”多,而且,由于很多书都有“圈子阅读”的现象,他们迫切需要在虚拟空间中找到口味相同的网友展开讨论。
在杨勃的记忆中,豆瓣网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大规模书评是围绕着《查令十字街84号》展开的。杨勃开玩笑说:“这本书讲的是纽约女作家和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被称作‘爱书人的圣经’,就像是为豆瓣网量身订做的一样。”在《查令十字街84号》在国内上市前后,该书的中文版译者在豆瓣网上和读者们频繁互动,还把自己其他译作的读后感拿出来和网友们分享。而在此之后,还有很多中文译者慕名加入了豆瓣的用户群。
“有很多好书,都是先由可以直接阅读外文的读者知道,然后图书信息再经由港台地区传入中国大陆。”杨勃认为,豆瓣网在这方面的专业化平台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让书籍信息更快流通起来。意见领袖型的网友由于信息渠道多,最先了解到新书资讯,可以带动豆瓣网各个主题社区中的相关讨论,让很多用户发现过去没听说过的东西。
这种圈子化的互动方式,是大的门户网站所无法取代的。杨勃曾用过一个叫做“朗太乐”的网名,取的是英文中“长尾(Longtail)”理论的谐音。“长尾”理论强调对利基市场的重视,认为无数小生意的价值总和足以超过个别大市场。Google广告业务是这方面的典型,它捡起了数以百万计从未打过广告的小企业和个人。但是在过去,这些用户小得让广告商不屑一顾。
杨勃当时的昵称在豆瓣网身上得到了应验。“朋友都说,我就像个地主,占了一些大公司看不上的小山头。”杨勃认为,豆瓣网上广受关注的内容,多半都不是畅销排行榜上的大热门。而正因为这种不太主流的特性,豆瓣网由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构成,以个人为核心,跟每个用户自己的兴趣有关。它不像门户网站那样去大规模地推动资讯,而是靠每个人自发的拉动。用户不需要人多势众,但是需要志趣相投。这种社区化的服务形式,大公司既不屑于提供,也提供不了。
融入产业链
“在同类网站中,豆瓣是少数自给自足的个例之一。”杨勃觉得,豆瓣现在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目前,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购物网站的合作。在豆瓣网提供的服务中,产品比价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些收入,足够支撑豆瓣网的日常运转。所以他们没有生存的压力,也不着急找风险投资。
但是,杨勃的商业计划并不仅于此:“我们现在还只是和一些网上零售商分成,以后肯定会跟上游有合作。”话中所指的“上游”是书籍的出版商和批发商,豆瓣网目前“离畅销榜不太远”的定位对他们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有很多不是为了畅销而出版的图书,用门户网站铺天盖地的推广方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吸引到的眼球通常会迅速转移,注意力随即蒸发,难以形成购买行为。而在豆瓣网的主题小组中,引入的新书目通常都会受到成员们的关注,并产生自发的口口相传。同时,书商们也开始留意这种新的推广方式,在北京文化圈中备受推崇的《读库》文丛就尝试过与豆瓣网进行这方面的营销合作。
杨勃很喜欢一句商业格言,叫做“规模决定影响力”。在他看来,有些比较偏门的书,凭借豆瓣网的力量,现在只能多发展几百个读者。在这个数量级上,书商基本感觉不到豆瓣网的作用。“想要让豆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恐怕还得往现在的数字后面加个‘0’。”在提到这个目标时,杨勃自信十足。
豆瓣网上出现的第一本英文书是《引爆点(Tipping Point)》,书中的观点常被杨勃提起。“要让用户产生指数型上升,不光要东西好,还要有两种人:一种是识货的人,他们扮演着意见领袖,周围的人对他们高度信任;还有一种是天生的传播者,他们虽然可能只略知一二,却玩命地对跟人谈论新鲜事物,成为人际网络的枢纽。”在豆瓣网的用户群里,两种人都不缺。
如果说门户网站可以依靠大规模、高成本的市场营销推广自己,那么小网站则更多地依赖于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传播。在杨勃看来,豆瓣网的成长历程中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是网友topku在自己的blog上提到了豆瓣网,那代表着用口碑传播开始自发进行;第二个,是IT评论人洪波在blog上提到了豆瓣网,从那以后,豆瓣网开始成为网上的主流话题之一;第三个,是他听用户说,有朋友在日常谈话里提到了“豆瓣”